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爲什麼水火不容?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爲什麼水火不容?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袁紹和袁術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一、袁紹和袁術其實是親兄弟

袁紹與袁術出生於著名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所謂四世三公,起源於袁安。袁安在漢章帝時官至司徒,袁安之子袁京、袁敞,袁京之子袁湯,袁湯有四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所謂四世三公便是指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湯(太尉)、袁逢(司空)、袁隗(司徒)四代人共五人得封三公。

袁紹乃是袁逢小妾所生的庶子,袁術是袁逢的嫡子。因袁紹伯父袁成早逝,袁紹因此過繼給袁成爲嗣。但從血統上來說,袁紹和袁術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兩人長大後,袁紹儀表堂堂,喜歡與名士結交,能折節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裏很有名望(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而袁術年少時喜好遊俠仗義,多與浪蕩公子聲色犬馬(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長大些纔開始注重於名士結交(後頗折節)。

因此,少年袁術的名望是遠不及袁紹的。袁術大概是有些嫉妒這位庶兄,因此多在人前毀他,說他是“奴隸之子”,暗指他庶出的身世。

在那個儒學最盛的東漢,對於出身、嫡庶還有有些在意的,不然後來曹操聽說有人說他是贅閹遺醜會那麼生氣。雖然這件事並沒有對袁紹造成多大的名譽損失,但是少年袁紹的自尊心應該是受到了極大地打擊的。

袁紹將自己的自尊心埋藏在心底,在心裏暗暗發奮,誓要成就一番功業。袁紹的出身和兄弟的歧視,應當是他表面自負,其實內心自卑的性格形成原因。

袁紹也確實頗有見識和能力,黨錮之禍時袁紹始終不肯出仕。黨錮之禍解除後,袁紹纔出來,先後任西園八校尉中的中軍校尉,轉司隸校尉,靈帝死後接管八校尉之兵。而袁術也先後做上了河南尹、虎賁中郎將的位置。

這裏說明一下,西園八校尉是漢靈帝時設置的一支特殊的軍隊,聲威顯赫,一時連大將軍何進也受其節制。而同時八校尉都是少壯派軍官,漢靈帝自任無上將軍。可見八校尉是漢靈帝爲了更好的掌握政權和軍權而設。能接管八校尉之兵,可見在靈帝晚期,袁紹已經是一顆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了。

二、議立劉虞之事

公元189年,董卓廢少帝,立獻帝。袁紹逃往渤海,袁術逃往南陽。袁紹在渤海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而袁術在孫堅的幫助下在南陽扎穩了腳跟。袁紹聯合袁術、劉岱、橋瑁、曹操等人組成了關東聯軍,討伐董卓。關東聯軍聲勢浩大,董卓畏懼,攜漢獻帝退兵長安。

當初,董卓議立獻帝劉協的時候,袁紹以少帝乃靈帝所立、並無過錯爲由而反對--實際上是爲了維護自身的政治地位--但董卓恃軍強立,這才導致了袁氏兄弟的出逃。袁氏兄弟出逃時,董卓爲了收服袁紹,以他爲渤海太守。結果袁紹卻廣發檄文,起兵反叛,董卓一怒之下,將袁氏在京的所有人,包括袁隗一併殺害。因此,袁紹本來就不願意承認劉協的合法地位,現在更加不可能承認劉協的正統了。

現在,漢獻帝在董卓挾持下逃往長安,自離京師,袁紹心裏便盤算着,擁立一位皇帝,來取代劉協的正統地位。

袁紹選中的是年高德劭、頗有民望的宗正、幽州牧劉虞。參與這件事的關東諸侯,據漢書、三國志記載有袁紹、韓馥等,曹操曾明確表示不參與。

袁紹心想,袁術好歹同出袁氏,此次罹禍如此慘烈,當與之同心,便與袁術商議共立劉虞。袁術卻不同意,還以國家大義等反勸袁紹。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爲什麼水火不容?

袁紹是什麼人哪,一看就知道這個弟弟並不是那麼大公無私的人。因此,袁紹再次寫信給袁術,信中言辭懇切,主要從三個方面勸說袁術:

其一,劉協政權不具備正統性:劉協的血統值得懷疑,現在更是董卓專權,這樣的政權怎可再相信?(無血統之屬,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覆信);

其二,立新君之事可行性很高:董卓自行往西,現在只要屯兵於關隘要地,就可將董卓和劉協困死在關中(但當使兵往屯關要,皆自蹙死於西)。這樣山東之地另立新君,可以迅速掌握局面,取得和平。

其三,袁家立場:咱們袁家老小,盡被董卓殺害,作爲袁家人,怎麼可以北面侍奉他呢(又室家見戮,不念子胥,可復北面)?

然而,袁術仍不答應。他在回信中說,漢獻帝聰睿,血統更是無稽之談,只是因爲董卓。闔家老小也是董卓殺的,跟國家無關。

這件事背後有很有深意。袁紹輔立新君,其實是想要憑藉酸棗之盟的盟主之威將新君握在手中,最不濟也有擁戴之功。而袁術之所以不同意,也不是因爲公義,而是看到漢家的天下已經沒有希望了,袁家四世三公,自己又是袁家的嫡子,大有可爲(術觀漢室衰陵,陰懷異志-後漢書)。袁紹沒有看到他這個弟弟的野心,自然勸不動袁術了。

兩人之事事小,事關家族,袁術也不同心。袁紹甚感淒涼,覺得自己這個弟弟還在嫡子的自我標榜中歧視自己。因此,袁紹十分不滿,認定了袁術與自己不同心。

許多人覺得此事是袁術氣量狹小、野心爆棚,但實際上,袁紹此舉成功率很低,失敗後風險又極高,邀請袁術加入也不是什麼好意。當時,很多有識之士,比如曹操,都看到此事難爲,拒絕參加袁紹的擁立行動。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爲什麼水火不容? 第2張

果不其然,作爲這件事的核心人物,被推舉的宗室-劉虞,因爲忠於漢室,堅決不同意被擁立。袁紹等退而求其次,請領錄尚書事,仍然被劉虞嚴詞拒絕。

三、南陽之爭和諸侯的崛起

劉虞之事在袁氏兄弟心裏種下了不和的種子。而接下來這件事,則將兩人徹底推向了對立面。

袁術在逃亡南陽後,苦於沒有立足之地。這時,長沙太守孫堅從荊州一路北上討伐董卓,卻得不到軍需供應。孫堅先殺荊州刺史王睿,再殺南陽太守張諮。南陽成了一個無主之地。

這時,劉表表奏袁術爲南陽太守,袁術又表孫堅爲豫州刺史。這樣,孫堅和袁術結成了戰略同盟,孫堅在前方帶兵,袁術在後方以後將軍之尊統領南陽之地。

初平二年,袁紹做了一件很噁心的事。他趁着孫堅出兵討伐董卓、遠離南陽之機,派遣周昂(一說周昕)爲豫州刺史,派兵襲取了陽城。

此計如果成功,袁紹不僅可以將南陽號稱東漢三都之地握於己手,還能使袁術喪失根基。這招之狠毒,可見袁紹也不是什麼善茬。

袁術自然不會甘心,他迅速派兵奪回了陽城。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他以孫堅和公孫越(公孫瓚之弟)爲將。最重要的是,陽城收回了,公孫越卻莫名其妙的死在了這場戰役之中。而後,袁術立馬給公孫瓚寫信,說你弟弟如何死的悽慘,袁紹軍如何狠毒的殺了他。末尾還有袁紹“本不是袁家子”等侮辱袁紹之語。

這招挑撥離間相當有效果。公孫瓚本是遼東名將,爲人桀驁不馴。因與劉虞之矛盾與袁紹本就不和,此時正想找機會將河北收入麾下。接到袁術的信,公孫瓚正好將這筆賬全部算在了袁紹的頭上(餘弟死,禍起於紹),起兵討伐袁紹。

而袁紹聽聞袁術信中的侮辱之語,也怒不可遏,發誓與袁術勢不兩立。

公孫瓚世之名將,河北多郡縣叛離袁紹,袁紹大驚。爲了集中精力對付公孫瓚,防止兩面受敵,袁紹便南聯荊州劉表以制袁術。此時,袁紹與劉表聯合,扶持曹操;袁術與公孫瓚聯合,暗地裏扶持孫堅。後來的袁紹與公孫瓚河北之爭,劉表和孫氏的世仇,背後都是袁氏兄弟相爭的結果。早年的曹操也可以算是袁紹的半個小弟。

這樣,袁氏兄弟這雙攪屎棍將整個天下攪動都起來了。可以說,曹操迎漢獻帝前,東漢帝國的軍閥們的很多軍事行動,都是在爲袁氏相爭買單。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爲什麼水火不容? 第3張

如果此時,坐擁南陽和豫州的袁術和擁有冀州幷州的袁紹齊心協力,袁氏西卻董卓,北據公孫瓚,南遏劉表劉焉,中原之地儘可掌握,哪裏還有後來的曹操孫策什麼事呢?

然而,相反的是,袁氏兄弟憑藉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和名望,並不能完全掌控諸侯,卻用那僅有的一點影響力利用諸侯們互相拆臺,挑撥離間,攪動天下。二袁水火不容,讓諸侯們看清了袁氏志大才疏和格局狹小的本質,漸漸不願意附從袁氏。

趁着董卓西退、袁氏相爭,中原空虛,曹操趁機以兗州爲根據地崛起,並將劉協握在手中,據大義名分逐漸強大起來;袁術被劉表趕到淮南之後,孫策看到了袁術的外強中乾,脫離了袁術,佔據江東;而其他諸侯諸如劉表、劉焉、張魯、張繡等一看割據之勢已逐漸明朗,也開始擁兵自重。袁氏相爭,葬送了袁氏趁着漢末傾頽收攏人心的大好時機,反而因兄弟相爭,自身的格局、氣量失去了天下人心,導致曹操等諸侯有機會逐漸崛起,可謂不智。

四、最終結局

公元197年,漢建安二年,此時的天下早已不是袁氏一家的舞臺,雖然袁紹佔據河北幽、並青、冀之地、袁術據淮南之地;但新崛起的曹操、孫策、呂布等中原諸侯早已自立門戶,劉表、馬騰、李傕等人地盤也逐漸穩固。袁術卻還做着他的袁氏美夢,在淮南僭稱皇帝,建號仲氏。

袁術的行爲很快導致了天下人的反對,曹操、呂布、孫策聯合討伐袁術,不久袁術便勢窮力蹙。兩年後,袁術困居淮南,走投無路,不得已原諒了他的這位庶兄。他將帝號和玉璽傳給袁紹,還寫信說,天下終究會是袁氏的(袁氏受命當王),兄長現在擁有河北四州之地,是天下最強大的諸侯,誰也不敢與您爭鋒。所以,將君位讓給你,您一定能讓他興旺(謹歸大命,君其興之)。

袁紹並未謙虛,欣然接受了袁術的投誠,派袁譚接應袁術。然而,此時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正在忌憚袁紹,豈能相容,便派遣劉備、朱靈截了玉璽,將袁術阻隔在淮南。不久袁術吐血而死。隨着袁術的死,袁氏兄弟的相爭這才落下帷幕。

公元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敗於曹操,不久抑鬱而終。可笑的是,袁紹的兒子們,延續了袁氏兄弟的格局和器小,袁紹繼承人袁尚和二哥袁熙聯合,對付長兄袁譚。袁譚不低,竟向曹操求援。曹操率軍越過黃河,將袁二代們連鍋端了。

袁紹費心費力打下的河北之地,袁術的淮南之地,最後都讓曹操撿了便宜。

這對攪動天下、自信袁氏受命的兄弟終究還是煙消雲散了。這堪比電視劇的狗血劇情,竟然真實的發生在袁氏的身上。從少年的歧視,到議立劉虞政見不同,再到南陽之事,兩人各顯其能,陰謀盡現。無政治家之風采,無軍事家之魄力。袁氏兄弟政治短視、格局狹小,因爲自身利益、成見而水火不容,最終導致袁氏功業難成,家族覆滅。徒留感嘆於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