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柏舉之戰”楚昭王爲何“只賞不罰”?楚昭王是個怎麼樣的人?

“柏舉之戰”楚昭王爲何“只賞不罰”?楚昭王是個怎麼樣的人?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9.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柏舉之戰”楚昭王爲何“只賞不罰”?楚昭王是個怎麼樣的人?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左傳》中記載了“柏舉之戰”後楚昭王一系列的獎賞事件,奇怪的是,其中竟然沒有懲罰。要知道,楚昭王在顛沛流離中可是受到了不少的不公待遇,爲何他“只賞不罰”?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次楚國獎賞功臣的情況。

《左傳》雲:“王之奔隨也,將涉於成臼,藍尹亹涉其帑,不與王舟。及寧,王欲殺之。”

“柏舉之戰”楚昭王爲何“只賞不罰”?楚昭王是個怎麼樣的人?

《春秋左氏傳》

吳國入郢之際,楚昭王逃往隨國,此時他必須乘舟渡河。藍尹亹有舟船,但是隻載了自己的家人,不願意帶流亡的楚昭王渡河,並且還出冷言嘲諷楚昭王。做了忘恩負義的事情,藍尹亹竟然還要向楚昭王討功勞。

楚昭王見到藍尹亹出現在自己面前,恨不得立馬殺掉他泄憤。此時子西勸諫楚昭王,不要像囊瓦一樣因記恨而失敗,我們都知道,令尹囊瓦就是因爲嫉妒沈尹戌才故意渡過漢水的,他的意氣之爭最終落得悲慘的下場。

藍尹亹認爲自己的存在,就是要楚昭王記取昨日的教訓。楚昭王一聽此言有理,便同意讓藍尹亹官復原職,藉此記住失去郢都、落魄逃難的往事。

“柏舉之戰”楚昭王爲何“只賞不罰”?楚昭王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2張

《東周列國·春秋篇》戰車劇照

楚昭王繼續賞賜有功之人,子西則認爲不應該賞賜鬥懷。因爲楚昭王逃難到鄖地時,鬥懷曾經想要殺掉楚昭王,以報殺父之仇,最終被其兄鄖國公斗辛阻止,纔沒能得手。不過,楚昭王此時正待用人之際,本着寬大爲懷的原則,他不僅原諒了藍尹亹的背棄君主,也原諒了鬥懷對他曾萌生的殺戮之心,和其他人一樣,他們皆得到了封賞。

那麼,拉來秦國救兵的最大功臣申包胥呢?申包胥本在領賞的名單上,他卻不願意接受賞賜。申包胥說自己的所作所爲,並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君王。既然此時君王已經安定下來了,那麼自己也就沒有什麼要求和願望了。他還舉了從前令尹子旗因爲太過貪心而被楚平王殺掉的例子。最終,申包胥沒有效仿子旗的“樹大招風”,他拒絕了封賞。

《左傳》雲:“王將嫁季羋,季羋辭曰:「所以爲女子,遠丈夫也。鍾建負我矣。」以妻鍾建,以爲樂尹。”

猶記得,當初楚昭王四處奔逃,忠臣鍾建揹着楚昭王的妹妹一路跟隨。此封賞之時,鍾建不僅升官,而且還娶到了公主,成爲駙馬爺。楚昭王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鍾建,正因爲鍾建揹着季羋不離不棄,季羋認爲鍾建已經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因此不再需要嫁給其他人了。最終鍾建升職成爲了司樂大夫,也成就了一段姻緣。

從以上這些封賞中,可以看出楚昭王想要重振楚國的決心。他把恩人和曾經背叛自己的人,都納爲己用,不再製造怨恨,展現了魄力和決斷力。如果沒有這些人,楚昭王深知自己無法復國,所以楚昭王與臣子們的感情,可以說是“患難見真情”,楚昭王用自己的行動凝聚了大家對楚國的向心力。

“柏舉之戰”楚昭王爲何“只賞不罰”?楚昭王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3張

《東周列國·春秋篇》戰車劇照

其中還有一段插曲。《左傳》雲:“王之在隨也,子西爲王輿服以保路,國於脾泄。聞王所在,而後從王。”

當楚國分崩離析時,子西在脾泄有爲楚昭王安撫人民的功勞。當初楚昭王還在隨國的時候,子西曾仿製楚昭王的車子和服飾用來保護潰散的人,在脾泄建立了國都,收容了逃難的楚國子民。當子西打聽到楚昭王的所在,便趕去匯合。王孫由於受楚昭王的派遣前去建城,他不知道城牆的高厚,所以受到子西的責備。王孫由於說“人各有其能”,並且向子西展示了爲楚昭王抵擋盜賊攻擊的傷口,表明這是他能做到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楚昭王身邊有各種不同專長的賢才。他使用人才得宜,可以想見,楚國復國有望。

楚昭王究竟能不能復興楚國,還要看看敵人吳國的情況。吳國自“入郢之戰”後,其內部也產生了爭權等消極變化。“柏舉之戰”後,吳國還特意去討伐了陳國。因爲戰前吳國曾經派人召陳懷公,讓陳國出兵共同伐楚,結果遭到了拒絕。

“柏舉之戰”楚昭王爲何“只賞不罰”?楚昭王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4張

《東周列國·春秋篇》戰車劇照

我們都知道,陳國是楚國的盟國,但吳國又很強大。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陳懷公拿不定主意,於是詢問陳國國人的意見。在國人的集會中,陳懷公宣佈贊成親近楚國的人站在右邊,親近吳國的人站在左邊。有一個叫逢滑的人,不左不右,從中間走到陳懷公的面前,勸陳懷公不要棄楚從吳,可以用晉國的事務當作藉口。他的理由是——楚國不一定會滅亡,雖然吳國不停地用兵,但是他們不一定會保住勝利。陳懷公聽從其建議,拒絕了吳國。

這件事影響深遠,乃至後來吳王夫差攻克越國之後,又開始興兵伐陳,就是因爲陳國早年沒有出兵協助吳國。

實際上,楚昭王雖然無德,亦不艾殺其民,仍然視民如傷;而吳國人日敝於兵,暴骨如莽,實際上是以民爲土芥。“柏舉之戰”給了楚國痛定思痛的教訓,而吳國卻得意忘形,最終證明了“驕兵必敗”的道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