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朱瞻基爲什麼讓宦官讀書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宣宗朱瞻基是明朝賢明的君主之一,與他的父親仁宗共同開創了舉世聞名的仁宣之治。明帝國也在他們父子的手中走向頂峯,很多人說物極必反,多少有些唯心主義,但事實往往就是這樣。

英明的朱瞻基發佈了很多命令,其中一條就是教授宦官學習知識,正是這一政策,讓之後的明帝國蒙受巨大損失。宰相的廢除是皇帝下的命令,內閣是皇帝設立的,錦衣衛是皇帝設置的,宦官同樣是皇帝賦予的權力。

史料記載“後宣宗設內書堂,選小內侍,令大學士陳山教習之,遂爲定製。”宣宗在皇宮設置了內書堂,其作用是教授宦官學識,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成爲一種制度。那麼明宣宗爲何要教這些宦官讀書,這其中隱藏了怎樣的目的?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圖1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

一、宦官是唯一可以啓用的力量

從朱瞻基的執政表現看,他是一位相對寬厚仁慈的君主,就是這樣一位皇帝,仍逃不了言官的指責甚至謾罵。明宣宗也被人詬病爲蛐蛐皇帝,這鬥個蛐蛐雖然稱不上高雅,也不應上綱上線吧。

作爲一國最高領導人,有點自己的愛好也很正常。難道古代皇帝就必須按照聖賢指引的道路走,那隻不過是士大夫的一廂情願罷了。朱明王朝可並非宋朝君臣共治,從朱元璋的暴行開始就已經把士大夫得罪光了。

作爲言官或者內閣成員,其重要職責之一就是監督皇帝,由於朱瞻基的仁厚,以至於那些大臣們更加肆無忌憚。重文輕武是明朝的習慣,而不受制約的文官則會壞了大事。爲了確保皇權的絕對唯一,朱瞻基決定啓用要藉助另一批人的力量,這就是宦官。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第2張

圖2 明朝太監們所佩戴的三山帽

在朱瞻基做太子的時候,就只有宦官陪伴左右,這些宦官對他很好,並且言聽計從,對於朱瞻基來講,這些宦官就好似家人一般。面對大臣的步步緊逼,朱瞻基左右四望,眼前的就只有聽話的宦官。

雖然朱瞻基很清楚啓用宦官的危害,也清楚爲什麼太祖禁止宦官干政,但對比那些士大夫,他更相信官宦,於是朱瞻基邁出了第一步,教授宦官讀書。一個學富五車的罪犯,自然比一個文盲強盜可怕得多。

一羣學識淵博的宦官能造成什麼危害?輕者擾亂朝綱,重者禍國殃民。不過當時的朱瞻基可能沒有考慮這麼多,畢竟他也不能預測未來。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第3張

圖3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二、爲了制衡文官力量

在洪武年間,朱元璋作爲最高統治者,他幹掉了丞相制度,作爲交換,他必須每天忙碌到深夜。因爲沒人幫他處理政務,權力全部集中在他一人身上。朱元璋出身平民,不怕苦不怕累,勤勞程度超越所有明代的皇帝,但他也不是超人,一國需要處理政務數量是巨大的。

所以朱元璋設置了殿閣大學士,史料記載“十一月戊午,置殿閣大學士,以邵質、吳伯宗、宋訥、吳沉爲之。”這就是內閣的前身,然而朱元璋設置這些內閣大學士,只是處理政務的參謀人員,還沒有之後的票擬的權力。

到了永樂年間,朱棣正式設立的內閣,朱棣他勤奮的程度顯然不能跟他父親相提並論,必須有人來幫助,但朱棣皇位來之不易,自然對內閣權力嚴加控制。隨着時代的發展,皇帝的勤奮程度越來越差,權力就下放得越來越多。

宣宗上臺後,更懶了,而且國家大事也實在太多,所以他再次賦予了內閣大臣票擬的權力,各地的奏摺在上奏皇帝之前,內閣大臣需要在奏摺上用紙條標寫上意見、建議,讓皇帝最後修改確定。這無疑把軍國大事的一部分權力給了內閣,所以內閣成爲國家的核心樞紐。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第4張

圖4 明朝中央集權制

白駒過隙,隨着內閣權力過大,宣宗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論什麼朝代,一方勢力過強必定會出問題的。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皇帝就經常被大臣廢立,而他朱瞻基必須要保住老朱家的天下。所以他需要另一批人制約文官的權力。

奏摺的票擬權在內閣大臣手中,批紅權在皇帝手中,這些司禮監的宦官們,經過的系統的教育,肚子裏也有了墨水,在皇帝的授意下,開始幫助皇帝行使批紅的權力。這一制度賦予了司禮監過大的權力,好在宣宗皇帝監管嚴格,纔沒有出現什麼亂子。

不過到了後期,宦官開始肆意使用這些權力,皇帝則變得更加懶惰,以至於出現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權傾朝野的宦官。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第5張

圖5 魏忠賢(1568年-1627年)

三、皇帝的精力有限,需要有人幫助

作爲帝國的皇帝陛下,除了處理公務還要享受生活,這是人的私慾導致的,所謂“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享受生活,就會放棄一些行使權力的機會,就好比明武宗朱厚照,沉湎享樂,大權旁落被劉瑾鑽了漏洞。

如果不是那些直言敢諫的大臣堅守原則,例如李東陽、楊廷和、楊一清等等,那麼多國家就可能毀於一旦。宰相制度源遠流長,其官職和其作用的必要性在歷朝歷代都有證實。北宋吸取了唐朝的教訓,但也沒有廢除宰相,只是把宰相的權力分化,不僅設置了正副宰相,還設置了參知政事來監督宰相的權力。

北宋的東西二府分制,更是把軍權、政權分開,使得大臣無法超越皇權。但宰相是必不可少的,皇帝一國首腦,大政方針需要他來拍板,而繁瑣的政策規劃、制定則需要大臣的幫助。朱元璋廢掉了宰相,內閣則很快出現,其權力超越了宰相不知道多少倍,而且是軍政一把抓。

揭祕朱瞻基爲何讓太監讀書 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第6張

圖6 明朝 御馬監太監 腰牌(正面)

中央集權是必要的,而行使權力則必須有人輔佐,隨着明帝國的繁榮、強盛,處理的事情則會越來越多,就算皇帝如朱元璋,也不能連續24小時不停地幹活,更別說那些不想幹活的皇帝了。

朱瞻基教授宦官讀書,並賦予權力是有着他的考慮的,朱瞻基可是少有的精明帝王,但事已至此,權力制衡必須執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史料記載“考其禍敗,其去漢、唐何遠哉。雖間有賢者,如懷恩、李芳、陳矩輩,然利一而害百也。”

而朱瞻基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宦官登上政治舞臺後開始肆無忌憚,因爲權力的下放,讓其可以輕易掌握大權,不止如此,司禮監還可以掌握東廠、西廠等特務組織,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其影響也是更爲惡劣。

文:九魚亭

參考文獻:《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明史.列傳第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