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元朝的經濟狀況,元朝經濟好嗎?

揭祕元朝的經濟狀況,元朝經濟好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元朝於1279年消滅了南宋最後的一支抵抗力量,統一了全國,元朝疆域北至西伯利亞;東到庫頁島,朝鮮;南到緬甸;西至蔥嶺。如此 之元朝統一了全國後,全國經濟正處於困難期。因爲元朝摧毀了經濟繁榮的南宋,蒙古人入主中原後,將大量的農田改爲牧場。中國的經濟基礎農業受到破壞。幸虧忽必烈重視農業,採取把農田改成牧場;在中央設置司農司,掌管全國的農桑水利事務;大力提倡開懇荒地; 派勸農官到各地檢查農業生產情況,作爲評定地方官政績的重要依據。司農司蒐集古今農書,採訪民間農耕經驗,編成《農桑輯要》一書,頒行全國,指導生產。 ;《農桑輯要》共7卷,包括典尋,耕墾,播種,栽桑,養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等部分。它總結了我國13世紀以前農業耕作的經驗,是我國古代農業科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元朝時候,農業生產有所發出大片良田,從內地引進了新的作物品種和先進技術,農業生產逐漸趕上了內地的水平 。

揭祕元朝的經濟狀況,元朝經濟好嗎?

漕運:江南的糧食通過水路運往北方,在古代稱作漕運。隋唐時漕運主要依靠大運河,但大運河在宋金對峙時已淤塞不通。元朝統一後,需要把南方的糧食和物資運到北方,大運河的重新開通具有重要的意義。元朝初年開鑿了會通河和通惠河,把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開通取直,從杭州到大都比 ,原來經洛陽到涿郡的水運線縮短了500多公里。

元朝開通的大運河,山東境內一段的水太淺,解決不了運輸大量糧食的問題,元朝 統治者不得不依靠海運。滿載的海船從劉家港入海,沿海岸線北上,10天左右即可抵達直沽。一艘大海船可載貨數千石,運量大大超過運河船隻,運輸成本也比河運低。元朝政府 擁有海船900多艘,海運是元政府保證財賦收入的一個重要手段。

元朝時,對外貿易很發達。泉州成爲了當時最大的港口城市。元政府在那裏設有市 ,舶司,管理對外貿易。那時候,有近百個和地區的貨船雲集泉州,大量的瓷器,絲綢和金 銀在那裏出口。胡椒,丁香和鑽石等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入泉州。而對外貿易的另一種方式 是絲綢之路。由於蒙古帝國控制了絲綢之路,來往貿易便相對容易。大量的出口貿易也是 元朝經濟繁榮的原因之一。

揭祕元朝的經濟狀況,元朝經濟好嗎? 第2張

史記記載:

經濟

經濟方面仍以農業爲主,由於蒙古統治者的殘暴和剝削,元朝整體生產力比宋朝低,但是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發展。蒙古人是遊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爲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攻打華北時,慘酷的屠殺和劫掠帶來很大的破壞。滅金國後,在耶律楚材勸諫下,成吉思汗同意復甦農業,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忽必烈即位之後,實行一些鼓勵生產、安撫流亡的措施。到元朝時,由於經濟作物棉花不斷推廣種植,與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都比較興盛。

農業

元朝經濟大致上以農業爲主,其整體生產力雖然不如宋朝,但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發展。蒙古可汗進入中原之初,慘酷的屠殺和劫掠,給北方地區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毀壞。蒙古人原來是遊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爲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蒙金戰爭時期,曾打算盡殺漢人,把耕地都變爲牧場,大臣耶律楚材建議不如保留漢人的農業生產,以提供財政上的收入來源。這個建議受到鐵木真的採納。窩闊臺之後,爲了鞏固對漢地統治,實行了一些鼓勵生產、安撫流亡的措施,農業生產逐漸恢復。特別是經濟作物棉花的種植不斷推廣,棉花及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種植和運銷都在南宋基礎上有所增加。經濟作物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就使當時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在某些方面滲入了商品貨幣經濟關係。但是,由於元帝集中控制了大量的手工業工匠,經營日用工藝品的生產,官營手工業特別發達,對民間手工業則有一定的限制。

揭祕元朝的經濟狀況,元朝經濟好嗎? 第3張

商品

由於蒙古對商品交換依賴較大,同時受儒家輕商思想較少,故元朝比較提倡商業,使得商品經濟十分繁榮,使其成爲當時世界上相當富庶的國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爲當時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爲了適應商品交換,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紙幣流通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全以紙幣作爲流通貨幣的朝代,然而因濫發紙幣也造成通貨膨脹。商品交流也促進了元代交通業的發展,改善了陸路、漕運,內河與海路交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