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開篇的第一句話,縱觀中國歷史,從夏商統一,至春秋戰國,後又是秦一統,再是東漢末年分三國,每一次分和,及是戰爭,爲什麼說人類文明發展史也是一部野蠻史,可以說人類的進步總是伴隨着戰爭的。

另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它的大盛大衰。古代沒有精確統計,唯一能反映國家興亡、社會榮衰的指標就是人口的增減,而中國“人口史”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任何別的民族都沒有的大起大落。西方的羅馬帝國極盛時人口據說達到一億,帝國崩潰後原領土上的居民估計還有七千萬。14世紀黑死病與社會動亂造成人口急劇下降:少則有說減少四分之一,多則說減了一半,常見的說法是減了三分之一。以三十年戰爭爲谷底的16-17世紀危機,戰爭波及地區人口大約損失了三分之一,而所有者幾次危機或者說歐洲史上的大難,都與“改朝換代”並無關係。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中世紀版畫《死亡之舞》

01

過山車般的人口增減

而中國人口繁榮時期增長比歐洲快,崩潰時期的斷崖劇減更是駭人聽聞,人口數量就像過山車一樣大開大合。西漢末年人口將近6000萬,王莽時期發生大亂,幾十年間就使人口損耗三分之二,東漢光武帝恢復天下太平時,人口只剩下2100萬。東漢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桓帝時人口又恢復到5648萬,緊接着又發生了更嚴重的“黃巾之亂”與軍閥戰爭。就像曹操詩中講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很多地方變成了無人區。重歸一統時魏、蜀、吳三國人口合起來只有760萬,可以說消滅了七分之六。

西晉統一隻維持了三十幾年,末年人口1600萬,只有西漢盛期的四分之一。還沒有喘息多久,又是戰亂幾百年。一直到隋朝,隋文帝時代中國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盛世,人口發展到4600多萬人。但是接踵而來的隋末大亂,也是毀滅性的。到唐高祖統一的時候,第一個人口統計是200萬戶,按中國傳統的五口之家,當時的人口有1000萬左右,只剩下五分之一了。經過唐代前期、中期一百多年的發展,在安史之亂的前一年,即755年,唐代人口達到當時的最高峯值——有5291萬,仍比西漢平帝時要少。但是第二年“漁陽鼙鼓動地來,”又陷入了百年紛爭,到了唐代宗時期,中國的人口又跳水式的劇減70%,降爲1692萬。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第2張

  安史之亂

《中國人口史》中,趙文林,謝淑君的觀點: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頂峯爲6300多萬。而到了唐代宗廣德二年,距離平息安史之亂一年左右,距離安史之亂爆發也僅僅是八年左右,《資治通鑑》,裏面有這樣一句話:“是歲,戶部奏:戶二百九十餘萬,口一千六百九十餘萬。”,八年時間,整個唐朝整整減少了四千多萬人,死亡率達到了80%!!!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第3張

  《清明上河圖》

明代的人口記錄很怪,在明太祖統治的31年內,人口增長出奇的快,到朱元璋臨死時據說已經達到5987萬,以後一直沒有超過這個數字。到了明末農民戰爭爆發前,在冊人口大概是5200萬左右,經過農民戰爭與明清戰爭又一場浩劫,清初恢復統一後,戶籍統計人口只剩下1900多萬。

清前期的百年裏,包括康雍乾盛世,人口增長很緩慢,乾隆中葉以後人口增長突然加速,這是中國人口史上的第三個謎——在100年間中國人口先後超過1億、2億、3億,到咸豐元年達到4.3216億。形成中國人口史上的又一個高峯,很快又陷入大亂,太平天國戰爭加上回捻之亂,1863年即太平天國滅亡的前一年,中國人口的數字已經驟降至2億3千萬。以後一直到1949年中國人口數字一直都在咸豐年間的水平徘徊,“四萬萬”的說法持續了很久。

上述都是戶籍上的數字,實際上怎麼樣呢?一般來講一個王朝前期興旺時期的管理比較有效率,後期的數字則不太可信。前期的數字如果特別少,應該與死亡有很大關係。1949年後也是這樣,新政權頭一次人口調查就超過5億,那時查的比較嚴。最近一次人口統計儘管興師動衆,可靠程度卻明顯下降。由於人口流動,政府掌控能力下降,第一輪數字出來後很多地方都比上次統計還要少,讓人大跌眼鏡。這裏面肯定是有誤差的。現在統計的難度比過去大多了。

反觀明代也是這樣,朱元璋時期戶口檢查極其嚴苛。他下詔說,我這大軍如今不出徵了,就讓他們去“比戶”吧。於是,一百多萬正規軍全部變爲戶籍警察,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搜檢戶口,查出黑人黑戶就抓去充軍。那時戶籍數字應該與事實接近,後來數字的水分比會比較大。不過,這種歷史上的大起大落,即使排除了統計不實,也是夠觸目驚心的。世界史上其他民族有遭到外來入侵者屠殺而種族滅絕的,有毀滅於龐培式的自然災變的,但像中國這樣大規模殘忍的自相殺戮和“人禍”導致確實極爲少見。

02

自相殘殺的程度無出其右

我在美國看到好幾本書說美國南北戰爭是人類迄那時爲止最殘酷的內戰。與中國比起來,這真是少見多怪了。在中國歷史前期,由於人口稠密地區比較有限,一旦遭到浩劫,就發生毀滅性的影響。如東漢到三國,人口一下少了百分之八九十。到了明清,中國人口的基數大了,密度分佈比較均勻了,任何一場戰爭都不可能波及全國,因此人口損失的比重相對比以前要少了。但是人口損失的絕對量並不比以前少,從咸豐到同治,冊籍上的人口一下就從四億下降到兩億多。而在戰亂波及地區人口損失比例仍然駭人聽聞。

中國人自相殘殺的殘忍讓人聽來真是毛骨悚然。太平天國時期,雖然全國人口減少沒有達到一半以上,太平天國戰爭波及的那些地區,人口減少之驚人則絲毫不遜於前代。按地方誌記載,在太平天國戰爭中成爲戰場的江浙一帶,人口耗減都達到一半以上,像蘇州一府(注意是全府各縣,不是僅蘇州城)耗減了三分之二,常州、杭州一府竟耗減了五分之四,屠城、屠鄉的記載比比皆是!殺戮如同家常便飯,好像減掉的僅僅是數字,不是鮮活的生命。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第4張

  太平天國戰爭波及的那些地區,人口減少之驚人絲毫不遜於前代

清末民初的人爲了反滿大力渲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其實漢族的內戰中更爲血腥的事也不乏其例。僅就明清之際的“張獻忠屠蜀”而言,按明末統計,四川有人口385萬,到清初順治18年全川平定後統計,慘烈跳水般只剩下區區一萬八千丁!丁是指男性成年人,加上婦孺,加上隱瞞人口,充其量也不超過10來萬吧。從385萬到10萬,要說是人口滅絕性的毀滅一點都不誇張。還有一個特點,當朝毀前朝的建築成爲一個規律,前王朝所建的宏偉建築都會改朝換代中被一把大火焚之,以至於老外認爲中國現存的地面歷史遺址與其悠久的文化不成比例。

張獻忠的暴政,激起蜀人的劇烈反抗。內有反抗,外有清軍,大西政權最終無法在四川立足,選擇自成都撤離時,張獻忠曾下令“剿洗全城,不留一人”。軍中的傳教士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況:成都人被騙至城外,“無罪百姓齊遭慘殺,息靜無聲。真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逐處皆屍,河爲之塞,不能行船。錦繡蓉城頓成曠野,無人居住。”張獻忠還“下令將皇宮焚燬。在城外見隆煙騰起,火光燭地,大爲狂喜。復令全城四面縱火,一時各方火起,公所私地,樓臺亭閣,一片通紅,有似火海。大明曆代各王所居之宮殿,以及民間之房屋財產均遭焚如。轉瞬間,川中首城已成焦土,實屬可惜”

過去傳統史家把“屠蜀”歸罪於“流寇”,說是張獻忠把四川人殺光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意識形態出發,爲了維護張獻忠這個“農民領袖”,很多人寫文章論證說,“不是張獻忠屠蜀,而是統治階級屠蜀”。改革後有人就說,其實兩說皆是,明末清初的四川,各方各派都在瘋狂殺人。清代文人記載說,張獻忠爲證明他殺人有理,在全川各地立了許多“聖諭碑”,就是張的語錄碑,文曰:“天有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所以後又被稱爲“七殺碑”。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第5張

  張獻忠坐像

到底有沒有“七殺碑”?

    “七殺碑”是民間長期以來流傳的一則關於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的傳聞。據說,張獻忠殺人如草,還特別立碑明志,上書“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這也就是有名的“七殺碑”。更據說,49年以前此傳聞天下皆知,作家田聞一在採訪中特別提到,這塊碑一直保存到解放初,他父母那輩的都見過。

然而,近些年來,由於網絡的發達,學術成果在民間的傳播交流遠勝以往,已經有衆多專業的或業餘的論者指出過,考古發現的所謂“七殺碑”上並無一“殺”字,與傳聞截然不同,實爲張獻忠“聖諭碑”(“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可見“七殺碑”實爲清統治者爲誣衊張獻忠而散佈的流言,並且,此流言影響之大,足以證明在清朝的嚴厲思想控制下,“衆口皆碑”道出的未必是事實。

老實說,川人的確不是張獻忠一家可以殺光的。尤其是張獻忠發狂地進行滅絕性屠殺是在他敗象已露、絕望掙扎的順治三年,那時張獻忠早已不能控制全川,以重慶爲中心的川東是明將曾英控制,以嘉定(今樂山)爲中心的川南則是明將楊展的地盤。張獻忠屠刀所及的已經只有成都附近的川西平原和川中一帶。所以改革前蒐集的那些官軍屠戮、賊梳兵篦之史料倒也不假。

從中國人口史看戰爭: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野蠻史 第6張

  廣漢公園內的“聖諭碑”

事實上那時的四川何止“官軍”與“流寇”,機制崩壞失序以後人們在弱肉強食的叢林狀態下,爲了自利乃至僅僅爲了苟存也是人相戮,乃至人相食,社會生態幾乎已如那句老話:“人對於人是狼”了。人類花費很久積澱下的文明一朝一夕便能蕩然無存,它的脆弱性我們往往估計不足,縱觀大歷史“進一步退兩步、甚至退十步”的時代比比皆是,長官意志導致的歷史彎路,是以多少生命的灰飛煙滅作爲代價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