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大清皇后陵寢屢次被挖 兩遷三葬死後不得安寧

大清皇后陵寢屢次被挖 兩遷三葬死後不得安寧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的好“入土爲安”。一個人死了,入葬以後,在另一個世界是不會受到人世的干擾,就連普通百姓家,也無不奉行這樣的觀念,即便是遇到特殊的情況,遷葬一次也是很少見的。

可是作爲大清皇后,她居然兩次被從墓中起出來,三次入葬,死後不得安寧,她就是道光皇帝的孝穆皇后。

嘉慶元年(1796年),嘉慶皇帝爲他的兒子綿寧選秀女,選中了一個姑娘鈕鈷祿氏給綿寧當福晉。此時的嘉慶已經三十七歲了,相比康熙皇帝三十五歲就當了爺爺,他真是很着急,所以就把這個重任寄託在綿寧的身上了。

大清皇后陵寢屢次被挖 兩遷三葬死後不得安寧

網絡配圖

這對小夫妻婚後很是恩愛,可是十年過去了,竟然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嘉慶十三年(1808年)春節剛過,鈕鈷祿氏突然得了重病,臥牀不起。嘉慶聽說自己兒媳得了病,也很關心,諭旨太醫全力醫治。

到了正月二十一日,鈕鈷祿氏便撒手西歸了,綿寧對嬌妻的病故很傷心,嘉慶也因此哀痛不已。按照大清祖制,沒有分府的皇子福晉病逝,如果要按照福晉的規格辦理,金棺等需用紅色,沒有應用依仗,而這次,嘉慶皇帝特意下旨,將鈕鈷祿氏一切按照正規福晉的喪事辦理。

嘉慶讓大臣在京城西南的王佐村爲鈕鈷祿氏建造了園寢,其規制和親王福晉相同,在熱熱鬧鬧的葬禮中,鈕鈷祿氏被入土下葬。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發生了“癸酉政變”,天理教教民攻打紫禁城,在這次變故中,綿寧擊斃了兩名天理教徒,因表現不俗被封爲了智親王,這樣一來鈕鈷祿氏就變成了正宗的親王福晉了。次年五月,鈕鈷祿氏墓碑上的文字就改成了“智親王福晉神位”。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綿寧即位,稱道光皇帝。新即位的道光沒有忘記他的原配夫人鈕鈷祿氏,在道光元年(1821年)六月冊封鈕鈷祿氏爲孝穆皇后,如此,鈕鈷祿氏的神位再一次被改成了“孝穆皇后神位”。

道光皇帝登基後,馬上在東陵寶華峪興建自己的陵寢,道光七年(1827年)工程竣工。因爲孝穆皇后是結髮之妻,原配皇后是一定要和道光合葬的,所以要遷葬寶華峪。

大清皇后陵寢屢次被挖 兩遷三葬死後不得安寧 第2張

網絡配圖

當年五月,入葬孝穆皇后的王佐村在經過隆重典禮以後,園寢地宮開始破土,經過兩天的挖掘,地宮隧道全部疏通,負責遷葬事宜的理藩院尚書英和、戶部尚書禧恩等官員進入地宮,將孝穆皇后的棺槨和原來金井中的陪葬品移出。

鈕鈷祿氏當初是以福晉的規制下葬的,她的棺槨外表爲金黃色,刷漆十五次。此時的鈕鈷祿氏已經是皇后,棺槨雖然不便更換,但是顏色必須要變,刷漆的次數也要增加。由金黃色改爲渾金色,刷漆四七次。(清朝制度規定,死在皇后位上的梓宮要刷漆四十九次,死後追封的皇后的梓宮則刷漆四十七次。)

四個月後,孝穆皇后被移入東陵,道光皇帝親臨東陵,向這位原配妻子告別,隨後葬入了寶華峪。這便是孝穆皇后的第一次遷葬。

道光八年(1828年),寶華峪守陵人來報,發現了剛建好一年多的皇陵出現了滲水。這在當時是塌了天的大事,道光皇帝親臨現場勘查,他看到孝穆皇后的梓宮上留有二寸高的黴溼的痕跡,由於沒有好的方法治理,只得於道光九年(1829年),將孝穆皇后的梓宮移出地宮,供奉在了寶華峪的祾恩殿內。

以節儉著稱的道光皇帝,並沒有對寶華峪進行修繕,而是直接廢棄了,重新選中了西陵的龍泉峪,經過四年的營建,工程告竣。

大清皇后陵寢屢次被挖 兩遷三葬死後不得安寧 第3張

網絡配圖

道光皇帝再次決定將孝穆皇后的梓宮移往西陵龍泉峪,入葬儀式當天,道光皇帝又一次親臨龍泉峪,爲皇后祭奠,即日,孝穆皇后入葬地宮,這就是孝穆皇后的第三次入葬。

孝穆皇后死於嘉慶十三年,嘉慶十六年葬在王佐村園寢,道光七年遷葬東陵寶華峪陵寢,道光十五年再度遷葬西陵龍泉峪陵寢。

皇后死後,兩次遷葬,三次入葬,這不僅在清朝歷史上絕無僅有,就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極爲罕見的,孝穆皇后一生賢惠,沒想到死後卻得不到安寧,被來回折騰了幾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