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秦陵兵馬俑的用途竟是這個?只是皇家儀仗隊

秦陵兵馬俑的用途竟是這個?只是皇家儀仗隊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再度發掘,雖然這次發掘的面積不過200平米,還不足一號坑14260平米的零頭,但仍令考古學家非常期待。考古學家期待的是:一能否發現文官俑。根據秦朝時期的戰陣情況,軍隊建制有武官必有軍師。但從1978到1984年兩次發掘一號坑的情況看,6000多兵馬俑唯獨缺少文官俑;二能否發現更多的秦代武器。一號坑曾經發掘出長鈹,金鉤等絕門兵器;三能否發現原生態的彩俑;四是能否發現歐洲面孔的陶俑。

秦陵兵馬俑的用途竟是這個?只是皇家儀仗隊

網絡配圖

這些疑問尚是細節性的,由於兵馬俑隱藏着太多的祕密,不能期望這次就能解決太多的謎團。相反,由於考古工作的深入,極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歷史謎團。兵馬俑代表戰陣三軍的說法,源於“秦俑之父”袁仲一。

但是陝西師範大學的研究卻顛覆了這個說法,他們認爲,在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納入俑的必須是親近的人而不是一般的戰士兵勇。就此而言,兵馬俑應該是指的親兵和衛士,而非象徵馳騁戰場的戰士。否則,不僅不合禮制,也有違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自負。

由此引申開來,用實戰軍陣陪葬的說法也就沒有了道理。始皇帝雖然生前殺伐過重,但自一統六國,就希望“使後無戰攻之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以爲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如果說始皇死了之後還擺大軍事陣仗,那不是死了都不消停嗎?此外,秦朝兵陣講求“伍法”,兵馬俑一、二、三號坑的排列組合不合秦軍陣法。

秦陵兵馬俑的用途竟是這個?只是皇家儀仗隊 第2張

網絡配圖

着有《秦始皇帝陵近臣侍衛郎官俑與中國古代文明——“兵馬俑”證謬》一文的劉九生教授認爲,秦皇兵馬羣俑反映的歷史現場應該是秦朝體制下的“郎與郎制”。這一體制包含了我們通常所謂“三公九卿”之“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衛尉三個系統。按此解讀,兵馬俑的意義就單純了許多,即是皇家儀仗隊的真實寫照。

確實,從出土的人俑、車馬、兵器等形制看,規格極高、標準統一、氣象宏大,絕非一般的軍隊戰陣所能比擬。尤其是人俑部分,其身高平均高於現代中國人,相貌堂堂、軍容整齊,活脫脫的儀仗隊形象。

秦陵兵馬俑的用途竟是這個?只是皇家儀仗隊 第3張

網絡配圖

  陶俑的色彩豔麗,更是有力的佐證。直至今天,儀仗隊的穿着還是要比普通部隊講究許多。至於出現歐亞人種以及綠臉人的形象,恰恰反映了當時秦朝政治開放的現實。秦自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大膽起用六國人才。而且,秦國源於西北,和西戎地緣交接,儀仗隊和軍隊裏不乏來自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士。

這次一號坑的重新發掘,應以宏大的歷史文化視野去採集破解兵馬俑之謎的證據,而不應滿足於獲得微觀的具體實物發現。秦陵地下的祕密一環套着一環,現代人寧願客觀地讓這些謎團重疊相加,也不要過於急切地獲得標準答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