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如果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是如何度過的?

如果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是如何度過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唐朝食物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吃貨總是自帶一些神奇的屬性,比如在他們的眼中,所有事物都只有兩種狀況,能吃與不能吃,能吃的,又會琢磨怎麼做才最好吃,吃完了這個,還要想想還有什麼是自己沒吃過的。因此,在交通和物種都沒有現在更豐富的古代,如果一不小心穿越回了唐朝,吃貨們究竟能夠吃到些什麼東西呢?會不會像一些人說的那樣,根本生存不下來呢?

如果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是如何度過的?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詩聖杜甫一首《憶昔》,寫盡大唐盛世的繁華與富強。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這纔是一個盛世應該有的樣子。

作爲一名吃貨,假如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這樣度過。

1.美好的一天,當然得從熱氣騰騰的早餐開始。

長安的早餐挺簡單的。數來數去無非是這三大樣:粥、面片湯和麪餅。

粥是一種做法簡單、營養豐富的食物,是唐朝人的最愛。白居易就說了:“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蘇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一碗香氣撲鼻的乳粥,是禦寒的絕佳之物。白居易所提到的乳粥,是往粥里加奶。還有往粥里加蔬菜、加肉、加水果、加乾果,包羅萬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唐朝人加不了的。大詩人王維就喜歡在粥里加芝麻,“御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

如果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是如何度過的? 第2張

面片湯,有一個專業名詞“餺飥”,是把麪糰扯成拇指大小的片兒,用急火煮熟,再加上佐料,大功告成。面片湯“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據說,這種麪食的做法還通過日本遣唐使流傳到日本,成爲日本名小吃烏冬面的原型。

早餐也不能光吃稀的,還得來點實在貨。那就吃麪餅吧。麪餅可以分爲三類。一類是上籠蒸出來的麪食,包括饅頭、包子之類,叫蒸餅;一類是放爐子裏烤熟的麪食,包括烙餅、油餅之類,叫燒餅;一類是用水煮出來的麪食,包括餛飩、餃子之類,叫湯餅。這裏面,燒餅的受歡迎程度最廣,《唐六典》裏記載,每年農曆正月初七和三月初三,皇宮裏都要賞賜吃燒餅。想象一下大夥兒人手一個燒餅美滋滋地啃的場景吧。

2.吃貨屬火車——逛吃逛吃逛吃。逛了一天的街,掐指一算,到了正餐時間,找一家飯館坐下:“小二,點菜!”

唐朝人的正餐,那就豐富多姿了。

羊肉。唐朝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喜歡吃羊肉。根據記載,唐太宗長子李承乾愛用白水煮羊肉,煮熟後用佩刀割着吃。武則天的吃法就精緻多了。將羊後腿切片,在加了蔥段、生薑、陳皮等調料的水中煮熟,撈出後攤平於盤中;再將滷汁澆入盤中,晾一涼後隨時食用。武則天品嚐後寫詩:“珍郎殺身以奉國。”以“珍郎”來比喻羊,可見武則天對羊肉的喜愛程度。

如果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是如何度過的? 第3張

有魚肉。唐朝人吃魚,較常見的做法是“膾”,將魚肉切片,類似於今天的生魚。杜甫詩云:“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說的就是做魚膾的場景。爲了做出更薄的魚膾,唐朝人還發明瞭製作魚膾的專業工具。唐玄宗就送過安祿山一把製作魚膾的刀。唐朝時期,魚的種類很多,有鯽魚、鯿魚、魴魚、鯛魚、鱸魚等。有意思的是,唐朝皇帝姓李,因此禁止民間吃鯉魚,違者杖六十。可是,這並不能堵住吃貨的嘴,大夥兒還是偷偷摸摸地吃鯉魚。王維在《洛陽女兒行》中就提到吃鯉魚的事情:“洛陽女兒對門居,纔可顏容十五餘。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鱠鯉魚。”

有牛肉。在唐朝,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官府也不允許吃牛肉。當然,如前所述,吃貨們還是照吃不誤,還發明瞭一種很有名的“牛頭煲”。“牛頭煲”的做法是,把牛頭烤了,加上各種酒、豉、蔥、姜調料煮熟。隨後放在一口大缸裏,用泥封口,埋起來點上火慢慢烤。“牛頭煲”的味道怎麼樣?吃過的人說比熊掌還美味。

有豬肉。現代人吃膩了的豬肉,在唐朝時卻並不常見。這並非朝廷禁止吃豬肉,而是大家不愛吃。唐朝著名的宮廷宴燒尾宴裏,菜品琳琅滿目,主材料有魚、蝦、蟹、雞、鴨、鵝、牛、羊、鹿、熊、兔、鶴等,甚至還有青蛙,但唯獨沒有豬肉。豬肉的做法也比較簡單,一般就是蒸了就蒜泥吃。

如果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是如何度過的? 第4張

有各種蔬菜。唐朝的餐桌上已經有了菠菜、萵筍、豇豆、茄子、秋葵、韭菜、白菜、薺菜、胡蘿蔔的身影。唐朝名臣魏徵經常勸諫唐太宗李世民,讓他下不來臺。李世民從大臣那裏得知魏徵喜歡吃醋芹後,便請他吃飯,上了一道醋芹。魏徵見了,食指大動,飯還吃完,醋芹就吃光了。李世民馬上揭短,說:“你看,你說自己沒什麼嗜好,我現在終於見到了。”魏徵機智地回答:“陛下喜歡無爲(而不是奢靡無度),臣子自然不敢有什麼偏好。我就好這一口(醋芹)罷了。”李世民聽了,感嘆良久。

佳餚的最好伴侶是美酒。在唐朝生活,一定要品嚐葡萄酒。唐朝滅了高昌國後,獲得了葡萄酒的釀造方法,能夠釀出芳香四溢的葡萄酒。打仗的將士們,在出徵前都是要來一杯葡萄酒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至於白酒,由於釀酒技術不成熟,酒精度數不高,裏面還有黴菌,看起來是綠色的,因此,白居易寫詩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是好詩,酒的味道就不知道了。

男人喝酒,女人吃水果。飯後來一盤水果,想來也是極好的。橘子、荔枝、琵琶、龍眼、梨、桃、棗、杏等水果都出現在市面上。比較難得一見的是櫻桃,這種水果是皇家貢品,尋常人根本吃不到。一次,唐玄宗心情愉快,賞賜了王維一顆櫻桃。王維感激涕零,寫了一首《敕賜百官櫻桃詩》。

如果生活在大唐盛世,居住在都城長安,那麼一天應該是如何度過的? 第5張

3.吃了正餐後,還有晚餐嗎?不存在的。唐朝人一天只吃兩餐,即早餐和正餐。然而,對於習慣了一日三餐的現代人來說,只吃兩餐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那麼,可不可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來點宵夜?

如果是在唐朝初期,這是不可能的。

唐朝實行嚴格的宵禁和坊市制度。傍晚坊門關閉後,一律不許出入。那時候,還在街道上晃盪的人,被巡夜人抓住後,會面對“笞二十”的處罰。有權有勢的官宦人家,只好在家裏舉行夜宴,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雖然描繪的是五代十國南唐名臣韓熙載家的夜宴場景,也可以作爲唐朝的參考。

到了唐朝後期,坊市制度比較鬆弛,夜市逐漸出現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詩人王建在《夜看揚州市》一詩中寫道:“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說的便是揚州夜市場景,看上去蠻熱鬧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