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秦國稱霸中原,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自周平王東遷洛邑後,春秋戰國歷史正式開啓。在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形成了春秋五霸。不過,針對春秋五霸具體是哪五個諸侯國的君主,目前還是存在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認同度最高的有兩個版本。按照介紹,一種是司馬遷在《史記》給出的觀點: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與此相對應的是,另一種版本《荀子·王霸》中提出來的,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在此基礎上,按照《史記》中的觀點,秦穆公是和齊桓公、晉文公相提並論的春秋霸主。秦穆公在位時,用計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來作謀士。秦國根據由余的計劃,逐漸滅掉西戎建立的諸侯國12個(一說20個)。秦穆公對西戎的勝利,周王室特加祝賀,並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向西戎進攻;秦穆公於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爲西邊諸侯之伯,秦穆公遂稱霸西戎,爲日後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石。那麼,問題來了,秦穆公稱霸西戎,爲何秦國不去稱霸中原,有什麼難處嗎?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第2張

首先,在春秋時期,稱霸中原,無疑是各個大國的一致目標。比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採用管仲的意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聯合其他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望。後來,齊桓公召集諸侯國在葵丘會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蔘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成爲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在齊桓公之後,晉文公以及之後的晉國君主,也經常作爲中原諸侯國的盟主,舉行了多次會盟。至於楚國的多位君主,同樣心存問鼎中原的志向。在此基礎上,就秦穆公來說,稱霸中原應該也是最終的目標。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第3張

不過,秦穆公一直沒能問鼎中原,這是因爲秦國在問鼎中原的路上,遭到了晉國的頑強阻擊。換而言之,正是因爲晉國的阻礙,導致秦國在春秋時期一直無法稱霸東邊的中原,進而只能調轉方向,以此稱霸西戎。也即一個強大的晉國,就是秦國的最大難處了。秦穆公,(?―前620年)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一說秦氏),名任好,春秋時期秦國第9位國君。

秦穆公即位後,爲了稱霸中原,所以拉攏當時力量強大的晉國,他親自向晉獻公提親,晉獻公就把大女兒嫁給了他,從而讓秦國和晉國結成了“秦晉之好”。晉獻公去世後,秦穆公還曾幫助公子重耳即位,這就是晉文公。在晉文公稱霸中原的過程中,秦國更是成爲晉國堅定的盟友,也即出兵出力,幫助晉國稱霸中原。不過,對於晉文公來說,卻不願意和秦穆公平分中原霸主的寶座,這導致秦國和晉國的關係逐漸破裂。等到晉文公去世後,秦穆公決定發兵爭霸中原,從而爆發了崤之戰。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第4張

秦晉崤之戰是春秋時期發生晉秦爭霸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着晉文公剛剛去世的機會,從而派兵偷襲鄭國,後因鄭有備而退回。晉襄公率軍在晉國崤山(今河南省洛寧縣東宋鄉王嶺村交戰溝)隘道設伏全殲回師的秦軍,俘虜秦軍三帥。崤之戰後,秦國立即將其在攻鄀之戰中,所俘楚將鬥克釋放,與楚國結盟,共同抗晉。此後秦採取聯楚制晉之策,成爲晉國在西邊的心腹大患。而晉國爲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同時應對秦、楚兩個大國的挑戰。

公元前624年,秦晉發生王官之戰。在這場戰役中,秦穆公集中兵力,親自率軍攻晉,渡過黃河,攻佔王官(今山西聞喜南)及鄙(今山西臨猗西南)。晉軍爲避免決戰,堅守城池,拒不出戰。王官之戰此役中,秦軍雖獲勝,並深入晉腹地,但並未與晉主力決戰。秦孤軍深入,難以長期立足,只得經桃林返國。秦穆公有鑑於此,爲進一步擴大疆域、充實國力,暫將主要戰略方向轉至西戎。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正是因爲東邊有晉國的阻礙,導致秦穆公以及之後的秦國君主,都難以圖謀中原。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第5張

彼時,晉國的整體國力,無疑在秦國之上。晉國鼎盛時期,其疆域包含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一部的廣大地區。晉國因國力強大,經常壓制住齊秦楚三個大國,在春秋時期大多數時間裏,晉國可謂獨自中原,甚至歷史學者全祖望評春秋五霸時認爲“齊一而晉四也”,晉國佔四席,分別是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

最後,除了實力強大,晉國還控制了崤山、函谷關等關隘,從而讓秦國有力也使不出來。在戰國時期,秦國憑藉着函谷關,得以抵擋山東六國的合縱攻秦之戰。但是,在春秋時期,崤山、函谷關等關隘,則不在秦國手中。對此,《秦晉交兵表》這樣統計過春秋時期秦晉兩國的交兵情況:“考春秋之世,秦、晉七十年之戰伐,以爭崤函。而秦之所以終不得逞者,以不得崤函。”這裏的崤函就是指崤山和函谷關,這兩個地名一出來有些讀者就明白了,這兩處都是極爲易守難攻的要害關隘。無論是崤山還是函谷關,自古以來都以地勢險峻,關隘堅固著稱,在春秋時期更是如此,秦國活生生被晉國擋在這裏數百年。

秦穆公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秦國爲何不稱霸中原地區 第6張

基於此,秦穆公既然無法圖謀中原,只能調轉方向,朝着西戎動手了。當時,在今陝甘寧一帶,生活着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秦穆公在位時,逐漸滅掉西戎建立的國家12個(有說20個),開闢國土千餘里。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讓周王室都派人來祝賀,並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向戎人進攻,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秦穆公“稱霸西戎”。正是因爲稱霸西戎,秦穆公得以成爲春秋五霸之一,而秦國也和齊國、楚國、晉國並稱爲春秋四強國。到了戰國時期,伴隨着三家分晉和商鞅變法,秦國才終於獲得了稱霸中原的機會。對此,你怎麼看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