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百姓一日三餐吃什麼?跟你想的一樣嗎?

古代百姓一日三餐吃什麼?跟你想的一樣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道家理學觀念,儒家倫理道德觀念,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最早被端上餐桌的是一種名叫“黍”的禾本科植物,葉子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後叫黃米。成熟的黍類似於常見的狗尾巴草,這貌不驚人的東西拯救了先民的肚子。黍是一種個性鮮明的食物。它被馴化後,具有抗病力強,抗旱耐貧,生長期短的特點,然而它也存在嚴重不足,即使風調雨順黍也很難增產,同時顆粒小,難以加工,不易消化。儘管如此,先民總算走出了從無到有的第一步。

《詩經·王風·黍離》中有這樣一句詩:“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黍的好基友稷出現了。稷,有人說它是不粘的黍,也有人說它是高粱。這種古老穀物的出現比黍稍晚,但稷的優點就是高產量。先民的人口因此迅速擴張,華夏文明在與東亞其他人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生生不息。稷,在先民心中不僅是種食物,還具備社會性。周人將稷奉爲五穀之長,並把自己的始祖稱爲“后稷”,西周時,稷被神化,成爲“穀神”,與“土神”一起組成國家的代名詞“社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稷”由穀物演變爲“精神圖騰”。

目前,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每天食用大米,中國有超過30%的農田種植了水稻,這是唯一仍在維持中國人生計的禾本科植物。早在公元前一萬年,中國南方的先民就開始收集這種植物的種子,並且開始人工種植的嘗試。與北方的“黍”和“稷”相互競爭不同,在南方稻優勢明顯,從古至今一直佔據着統治地位。有意思的是北方受遊牧民族影響,以粉食爲主,例如面、饅頭、餅、糕等再加工食物,而南方仍保持與原始先民一樣的粒食文明。稻是南方先民賦予世界的一大禮物。

有主食,就不能沒有菜。接下來說說,我們身邊那些司空見慣的蔬菜。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蔬菜品種並不多,以葵、藿、薤、蔥、韭等五種蔬菜爲主,其中蔥、韭至今還在食用。五菜中以葵爲首。早在周代,一日三餐,少不了葵。相信孔夫子的餐桌上少不了葵的身影。到漢代,葵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詩歌中,開篇就是“青青園中葵”。

北魏的《齊民要術》中專門介紹了葵的種植技術,可見其巨大的影響力。唐代,葵受到其他蔬菜品種的挑戰,加了它“性臺滑利,不益人”,種植逐漸減少,到明代,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時,以“今人多不食”爲由,將它列入草部,葵被清理出蔬菜隊伍。如今秋葵逆襲成功,重新登上了大衆的餐桌。

古代百姓一日三餐吃什麼?跟你想的一樣嗎?

藿,是大豆苗的嫩葉。《詩經﹒小雅﹒白駒》有這樣的詩句:“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皎皎白駒,食我場藿。”意思是家裏來了貴客,想要留住客人,就給馬餵食新鮮的藿葉,讓馬樂不思蜀。留客先留馬,表達了中國古老而婉轉的待客之道。古人種植不易,很少吃苗啃嫩的,因此藿葉在當時很珍貴的,清代,藿葉仍是餐桌上的高檔蔬菜,每兩售價須三十餘錢。尋常人家只有在酒席上才能偶爾嚐嚐鮮。在煮雞湯時放上數根藿葉,真是秀色可餐啊。

薤(xiè),這是一個十分冷僻的字,但它在我的家鄉有一個很接地氣的名字:“野蒜”。小時候,外婆總是從野地裏找來野蒜,和麪粉和在一起,做成餅。據說野蒜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還能消化壅食。既然被稱爲野蒜,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是必不可少。古人用醃、醬、泡、拌、炒、煮、燉,熘等多種方法烹製野蒜,爲了吃點好的,古人真是腦洞大開了。

該輪到粗糧上場了。紅薯,原產美洲,明朝萬曆年間開始進入中國,是地道的舶來品。它口感甜美,營養豐富,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而《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可謂集藥用食用於一身的美味。

紅薯能進入中國,還要感謝一個人。他叫陳振龍,福建福州人。早年西班牙殖民者從美洲引進紅薯,在菲律賓廣泛種植。在當地經商的陳振龍,見紅薯產量可觀,又便於食用,於是想在家鄉種植。可西班牙嚴禁紅薯出口中國。陳振龍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拿了一根紅薯的藤條把它編在一個籮筐裏,順利地帶回中國。隨着紅薯、玉米、土豆等外來糧食作物的出現,改變了中國的糧食結構,也讓中國人口從明末的1億增加到清末的4.5億,對此,這些外來作物功不可沒。

與粗糧不同,大多數水果是中國原產的。中國人最早食用的水果有桃、李、梅、杏、棗等五種水果,在《禮記》中將其列爲祭祀神仙的“五果”。根據古籍記載,杏的栽培歷史至少有3500年以上,而棗的栽培歷史更長,開始於7000年前。隨着絲綢之路的出現,葡萄、西瓜、石榴、扁桃等外來水果,悄悄地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蘋果是最晚進入中國的水果之一。蘋果原產東歐和中亞地區,清朝道光年間才傳入中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爲如今最常見的水果之一。

古代百姓一日三餐吃什麼?跟你想的一樣嗎? 第2張

說完了這麼好吃的,最後是零食秀了。在北宋的筆記小說中,記載着一種已經失傳的零食,如今讀起來令人傷感唏噓。秋天,東京的街頭飄蕩着一陣陣炒栗子的香味。李和家的炒栗子和炒芡實是當時最有名的“老字號”。他家的炒栗子有一手絕活,就是在炒栗子裏摻上一點麝香,甘香無比,元氣滿滿。早上,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達官貴人或者皇親國戚差人來買,遞上精美的食盒,李和總是裝的滿滿的。而平民百姓,只要掏上十文錢就能買上一包,用新鮮荷葉包着,繫着紅繩拎回家細細品味。

靖康之變後,李和的鋪子再也沒開張。他的兒子流落到燕山,南宋使臣陳福公路過燕山,李和的兒子特意送給他二十包炒栗子,隨後哭着離開了。這些栗子裏寄託了對故鄉的深情和思念,濃濃的鄉愁,縈繞在心間,栗子是甜的,回憶卻是苦的。

世界上所有的667種主要栽培植物中,有167種起源於中國,佔20.4%,居世界第二位,這是中華民族爲人類的生存與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我們對食物的依賴不僅僅是爲了生存,還有着深厚的感情。小到一粒米粒,大到滿漢全席,我們將文化內涵和生存哲學融入在日常的食物中。祭祀祖先,教育後人,傳承的是民族的精神和驕傲,薪火相傳,永不消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