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銀票有沒有防僞標誌?爲何很少有人造假呢?

銀票有沒有防僞標誌?爲何很少有人造假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民間多是用銅錢進行消費,但是購買貴重物品或者進行大宗貿易時,一般都是用白銀進行支付。因爲白銀的價值比銅錢高很多,所以古代同樣有不法分子製造假白銀,在銀子裏摻入鉛、錫等金屬。但是這種假的銀錠很容易被識破,古人只要看一下銀子的成色,就能大致判斷出銀子的真僞。如果還不行,也可以採用聽聲音、用牙齒試探軟硬的方法來進行鑑別。

銀票有沒有防僞標誌?爲何很少有人造假呢?

所以說,古代雖然有假銀子的存在,但是限於技術原因很難大範圍造假。那麼,古代的銀票就是一張紙,爲何也沒人造假呢?可能在很多人眼中都認爲,古代的印刷技術很落後,所以銀票應該很容易仿製。其實,如果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你看看銀票上面那行字,怎麼造假?除非是不要命了。

古代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宋朝,而白銀卻是在明朝的中後期大量流入我國的。在此之前,白銀是一種十分貴重的金屬,民間很少用銀子進行交易。可是,隨着宋朝社會的日益繁榮,對貨幣流通的需求越來越大,銅錢已經很難滿足百姓的需要。因爲當時的白銀過於稀缺,宋朝不得不率先進入紙幣時代。宋朝產生的交子以及元朝發行的寶鈔,都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銀票有沒有防僞標誌?爲何很少有人造假呢? 第2張

可能有人認爲,這不是好事嘛,無論是交子還是寶鈔,用起來都比白銀更方便。實際上,這種紙幣並不好用。因爲當時的人們還沒有產生防僞意識,再加上朝廷隨意濫發,導致這兩種紙幣的價值很難得到保障。可是,因爲當時沒有足夠的硬通貨,所以一直到明朝初期寶鈔仍然在流通。當時朝廷官員的俸祿,仍然需要一定的寶鈔進行折算,其餘的才發放實物。

到了明朝中後期之後,隨着白銀的大量涌入,寶鈔才逐漸被人們拋棄,明朝從此逐漸成爲銀本位的國家,並且開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銀票。這種銀票在各方面,都比之前的交子和寶鈔要可靠。而且更重要的是,明朝時期的銀票已經有了非常嚴格的防僞措施,普通人想要仿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明朝雖然有了銀票,但是明朝人平時卻很少使用銀票,包括清朝大部分時間也是如此。銀票真正大範圍的流行,其實是從清朝晚期開始的。當時的銀票主要分爲兩種:官鈔和私鈔。官鈔就是由朝廷發行的“戶部官票”和“大清銀票”,私鈔則是由民間錢莊發行的銀票,例如“日升昌私營票號”。這些銀票根據作用的不同,又分爲銅錢票、銅元票、銀兩票、銀元票四種,可謂是種類繁多。古人爲了防止假銀票的出現,對銀票的印製監管的十分嚴格。而且,古代的銀票還具有一定的防僞措施。銀票所用的印刷技術以及材質,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古代的印刷技術雖然比較落後,但是到了明清時期相對於宋朝來說仍然有了很大進步,這一點也體現在銀票的製作上。首先,古代的銀票上面有着十分複雜的花紋,而且由多種顏料交替印刷而成,如果不瞭解工藝的話很難進行仿製。其次,在古銀票的正反面一般還會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通常寫得是“假票軍法究治”、“僞造者依律治罪”等內容。古代的刑罰本就十分嚴苛,觸犯軍法更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正是因爲懲治手段的嚴厲,才使得古人不敢在這方面弄虛作假。

在材質上,古代銀票在不同時期採用的紙張都不一樣,而且這些紙張都比較的珍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價值。例如,明朝時製造銀票所用的紙張採用的是桑皮紙。這種紙共有四個等級,只有一等桑皮紙纔會被用來印製銀票或者作爲名家的書畫用紙。這種等級的桑皮紙在古代主要是供皇室貴族使用,普通人基本上很難獲得這種紙。

而且,古代的銀票並不是給普通人使用的,一般來說只有朝廷和古代的商人們纔會用到銀票。因爲當時的人們做生意要奔波於各地之間,隨身攜帶銀兩的話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所以才發明了銀票。商人們只要拿着銀票,就可以到各地的錢莊換取銀兩。而錢莊在收取銀票時,查驗的也十分嚴格,假銀票根本不可能矇混過關。如果真有人傻乎乎拿着假銀票去錢莊兌換,那就等於是自投羅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