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被匈奴從西域趕走的大月氏後來去哪兒了?

揭祕:被匈奴從西域趕走的大月氏後來去哪兒了?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129年的一天,漢帝國皇帝漢武帝的特使張騫騎着馬昂首挺胸地跨進了大月氏都城的大門。

張騫從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建元三年出發到公元129年,歷時十年,終於抵達了大月氏。

張騫這次來到大月氏的目的是聯合大月氏一起對抗匈奴,不過可惜的是,大月氏早已沒了當初的野心,他們只想安靜的過日子,並不想爭霸天下。

揭祕:被匈奴從西域趕走的大月氏後來去哪兒了?

是啊,曾經我們浪跡天涯、四海爲家,但這樣的日子,我們過夠了。現在的我們只想和平安寧,過太平盛世的日子。那麼,大月氏爲何突然如此呢?這要從當年說起。

大月氏‍

大月氏的歷史極爲悠久,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初,月氏人一直盤踞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他們過着遊牧的生活。當時的大月氏勢力強大,是匈奴勁敵。

也就是說此時大月氏比匈奴強,他們不斷擴張,還擊敗了小遊牧部落烏孫,奪其領地,烏孫王被迫逃至匈奴。

後來匈奴逐漸強大,烏孫也強大起來,在匈奴和烏孫的聯合之下,大月氏不敵,只好被迫西遷。

大月氏的第一次西遷從敦煌西北經羅布泊,越樓蘭向西北,在分成兩路,一路入天山,進鞏乃斯河谷而入伊犁。

沒想到烏孫和匈奴依然窮追不捨,大月氏人只好又南遷,大月氏的第二次南遷來到了大夏國,也就是也就是古希臘和羅馬史料中所說的巴克特里亞。位於中亞興都庫什山脈和阿姆河之間,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一帶。

大夏國‍

大夏原本是希臘人建立的,公元前328年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帶領希臘聯軍征服大夏。留在當地的希臘人建立了巴克特里亞,也就是大夏國。

大夏國說白了,就是希臘人建立的殖民帝國而已。大月氏人剛來的時候,的確不是大夏人的對手,所以,他們不得不臣服大夏,過着苟且偷生的日子。但很快局面就發生改變了,大月氏人很快征服了此地。

大月氏征服此地後,對大夏分爲五個歙侯分別管理,分別爲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都密。大月氏王將大夏國臣民分爲五部翕候。

揭祕:被匈奴從西域趕走的大月氏後來去哪兒了? 第2張

之後的100年中,位列當地五翕候之一的貴霜翕候丘勢力獨大,吞併了另四位翕候的領地。隨後丘就卻又打敗了波斯的安息,又南下阿富汗喀布爾地區和克什米爾地區,定都於喀布爾,於公元1世紀中葉建立了貴霜王朝。

貴霜王朝‍

丘死後,他的兒子閻膏珍繼位後又繼續向南擴張,佔領了恆河上游地區。

至此,亡命天涯的大月氏終於進入了新階段,搖身一年成爲公元1世紀震撼全球的強大帝國——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最強盛時是第三代國王迦膩色迦統治時期(約78~102年)。

迦膩色迦本是閻膏珍的一個大將,閻膏珍死後,他趁勢而起,成爲新的王。

在他手中,領地不斷向南擴張,將貴霜帝國版圖推進到了恆河中游,向南推進到納巴達河,向西奪取了安息帝國部分領土。隨後,迦膩色伽將都城遷到富樓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個強大的帝國就此而生。

經不斷擴張,貴霜帝國當時的版圖北達鹹海、裏海之濱;中部包括中亞的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的廣大地區;西抵伊朗高原;南部延伸到中印度的文迪亞山;東至蔥嶺,與中國西部邊疆接壤。

貴霜帝國與同時期的中國漢朝、安息、羅馬並稱爲當時世界的四大帝國。

舉個例子,據統計當時世界總人口約2億人,大漢王朝有5千萬,貴霜帝國1020萬,人口占比約5.1%,而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也才4350萬。

因爲貴霜帝國是橫貫中亞的“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所以,商業貿易向來十分繁榮。境內的商品貨幣經濟也相當發達。歷代國王都鑄造了大量的金屬貨幣(金、銀、銅)。

貴霜王朝區域盤踞了各種種族和信仰,有希臘人,有塞人,還有雅利安人、月氏人等等,所以,文化千差萬別,貴霜帝國的王們不得不全盤吸收、融合。

帝國的藝術‍

貴霜帝國建立起的文化,現在稱之爲:犍(jian)陀羅文化。

這是一種融合了佛教文化和希臘文化的綜合文化,簡而言之,希臘版的佛教文化。

希臘人最喜歡的是雕刻精美的神像和神廟,所以一批佛教化的希臘人創造出了以印度北部犍陀羅爲中心的犍陀羅佛教藝術,他們把諸佛以希臘雕塑的方式雕刻成佛像,並修建高大的石窟寺進行膜拜。

他們原本信仰拜火教,因爲後來不斷南下後,開始信仰佛教,迦膩色迦是一位狂熱的佛教崇拜者。在他統治時期,佛教在貴霜帝國極具傳播。從而導致了一個新教派——大乘佛教的出現。

“乘”在梵文中是運載、運渡或車輛之意,指乘載衆生到達解脫的彼岸,或指佛教的修行方法、途徑或教說。“大乘”即大道。

迦膩色迦可以說是阿育王之後推動佛教發展的第二功臣,他極大地恢復阿育王時代興盛的佛教。

據說2世紀初他召集了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結集”,重訂佛教經典和教規。

從此,大乘佛教在次大陸和中亞取得了優勢,沿着絲綢之路向東土擴散。小乘佛教則流行於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各國。

貴霜帝國和大漢王朝‍

公元90年,貴霜帝國和東漢王朝發生了一次交鋒。當時統治貴霜帝國的是閻膏珍。閻膏珍自恃天下無敵,在班超出使西域的時候,向其提出娶大漢的公主爲妻。

結果被班超拒絕,閻膏珍惱羞成怒,隨即派兵七萬,越過帕米爾高原,進攻漢朝西域諸屬國。

漢朝西域都護班超集合西域各屬國兵馬,以誘敵深入之策將月氏軍圍困,並迫使其遣使投降。

隨後貴霜帝國意識到了漢王朝的強大力量,從而對漢朝轉爲睦鄰通好的政策,不敢往東,轉而西進和南下。

帝國的衰亡‍

由於沒有統一的經濟體,種族也衆多,所以,民族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於是公元3世紀後,貴霜王朝開始衰落,到公元5世紀初期,貴霜爲白匈奴所滅。從公元1世紀中葉建國,到公元5世紀初滅亡,貴霜帝國存在了差不多400年。

問題是,貴霜帝國衰亡後,大月氏人去哪兒了呢?

融入了中亞、南亞,同化於當地了。“正因爲大月氏人寬容隨和,易於接納其他宗教文化,所以也易於融入當地社會。”

雖然曾經不可一世的貴霜帝國消失在了歷史中,但他們曾經創造的犍陀羅文化和藝術並沒有隨着帝國的衰亡而衰敗,向中國傳播,並深深影響了中國的漢傳佛教。如今中國的敦煌、雲岡和龍門石窟的壁畫和造像無不體現了“犍陀羅藝術”的特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