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乾隆去世後,他的衆位嬪妃結局如何?

乾隆去世後,他的衆位嬪妃結局如何?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嘉慶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1799年的2月7日、在大清朝年號早已在三年前由“乾隆”改爲了“嘉慶”的時候,乾隆緩慢地閉上了眼睛,告別了他爲政六十年的大清王朝,此時此刻他是否還曾記得那個二十五歲,雄赳赳、氣昂昂的少年,在接過了父親的衣鉢後,建立了屬於他自己時代的“康乾盛世”。

面對父親的死亡、父皇的駕崩,嘉慶的內心五味雜陳,因爲他實際上在1796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大清朝的皇帝,可乾隆的戀權、大臣的一邊倒,使得這位三十六歲的新皇變成了光桿司令,在年號已經是“嘉慶”的情況下,他還依舊住在太子時的“毓慶宮”,父親雖然自稱爲太上皇,但是還堅持霸佔着象徵無上皇權的“養心殿”。

雖然二人是父子,有着血濃於水的情親,可因爲權力的隔閡,使得嘉慶對於這位“盡責”的父親是又愛又恨。終於,這一天他等到了,他終於獨攬了大權,成爲了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他的父親再也不能干預他了。

在乾隆駕崩後,嘉慶除了要穩固住自己的權力,將“不聽話”的大臣更替,還要着手做出政績。在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被處理好後,嘉慶便去處理父親留下的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便是先皇妃子的安頓。很多研究歷史的人都會將這一問題忽略,雖然這件事常常被人們認爲是“粗枝末節”,但細心的人便能看出當中的端倪。

乾隆去世後,他的衆位嬪妃結局如何?

乾隆妃子們的大概狀況

雖然乾隆一生較爲風流,不論是貴妃、嬪妃還是貴人,甚至是隻臨幸不封位的女子很是衆多,但在乾隆駕崩前,都已經去世了很多,本沒有題目說得那樣誇張,那樣的人數衆多,只有寥寥數人,兩隻手都能數過來。

活着的妃嬪對於還活着的妃嬪,嘉慶帝自然不敢怠慢,一定會小心且妥善地安置。清朝以來,在先皇去世後,他們的皇后妃嬪都有一個特定的養老宮殿羣,例如赫赫有名的慈寧宮、在明朝時期就存在的壽安宮、還有被稱爲“福集璇圖天永錫,祥開綺甲日重光”的壽康宮,更有清幽怡人的英華殿、以及供這些太皇太后嬉戲娛樂,排解生活苦悶的慈寧花園等。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還有條不紊地將先皇妃嬪安排得明明白白。可這樣的做法又有點不人道,例如在唐朝時期,先皇的妃嬪會流放到寺廟吃齋唸佛,雖然生活不如宮中那樣的奢華富貴,但倒也過得安靜清心,可以有機會離開生活了半輩子的皇宮,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清朝便沒有像唐朝這樣做,一方面,這樣的做法確實極大的限制了先皇妃嬪的自由權,讓其一直在宮中住到去世,不是很人道;但也在另一方面限制了清朝會出現唐朝宮廷“男女亂象”的可能性。

死掉的妃嬪如果是在嘉慶朝去世的,嘉慶會按照她們的等級,相對應的葬在不同的地方。如果在嘉慶統治時,這些遺妃還沒有去世完,嘉慶便會將安頓這些人的任務交給自己的兒子、孫子等,由他們繼續履行着妥善供養、安葬“祖母輩”、“曾祖母輩”的任務,以此來達到清朝以孝治天下的目的,爲天下人所贊同。

乾隆去世後,他的衆位嬪妃結局如何? 第2張

具體的個別妃子

據說乾隆的幾十位妃子在後來只剩下幾個,由於時間過於久遠,我就簡單羅列出已知的幾位來供大家參考和了解。

穎貴妃巴林氏她是乾隆皇帝的蒙古族貴妃,比乾隆皇帝小了二十歲,在十八歲的時候被乾隆封爲“那常在”;在嘉慶三年的時候被自己的丈夫,也就是已經成爲太上皇的乾隆下旨,封爲了穎貴妃,那時她爲六十八歲,乾隆皇帝爲八十八歲。在嘉慶四年,1799年的時候乾隆皇帝駕崩,這位蒙古族貴妃還未離世,嘉慶皇帝將其尊爲穎貴太妃,次年去世與壽康宮,嘉慶六年入裕陵妃園寢,一共享年七十歲。

婉貴妃陳氏她是乾隆皇帝的漢族皇后,在乾隆還未繼位時就以侍妾的身份伴其左右。在乾隆繼位後便將她封爲了“常在”,那時的婉貴妃還只是一個十九歲的少女,向含苞待放一般,深得乾隆的喜愛。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婉貴妃晉封爲了嬪,並被乾隆皇帝賜予“婉”字,那時她還年僅三十三歲;後來在乾隆五十九年的時候,被晉封爲婉妃。在乾隆去世後,在穎貴妃葬入了裕陵妃園寢後,她在八十五歲的時候,被嘉慶皇帝封爲婉尊貴妃。

婉貴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嬪中最長壽的一位,一直活到了嘉慶十二年,可遺憾的是,在其有生之年,並沒有爲乾隆生育兒女。嘉慶十二年時,婉貴妃被葬在了裕陵妃園寢。

除了穎貴妃和婉貴妃外,還有惇妃、芳妃、晉妃、恭嬪、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等,她們都是在乾隆死後的一年到二十二年間去世。特別是當中的晉妃富察氏,一直活到了1822年,活活地將嘉慶皇帝給熬死了,其生後事爲嘉慶的兒子道光皇帝操辦。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孝道治理天下,一個新皇帝能不能妥善的將先皇的生後事、妃嬪安頓處理好,也是被當時的人們所看重的,畢竟就按照輩分來說,乾隆是嘉慶的父親,那麼乾隆的各個妃子便是嘉慶的“母輩”、“母妃”;如果嘉慶沒有將這些“遺留問題”解決,在日後可能會落人以道德上的口舌,成爲指責其爲“無道、無德”昏君的談資。

由此看來,嘉慶妥善的處理先皇妃子,看似是一件家事,實則爲一種考驗,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