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在清朝如果國考泄題那麼負責人的下場是很慘的

在清朝如果國考泄題那麼負責人的下場是很慘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書中,清朝一直是一個飽受詬病的王朝。這個王朝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帝王昏庸無道,政府腐敗無能。這個王朝扼殺進步思想,文字獄盛行;這個王朝偏安一隅,掀起了中國近代史屈辱的篇章。但是無論怎麼說,這個朝代在科舉制中所行使的嚴刑峻法卻着實讓人感嘆。

一、辛卯科場案

清康熙年間,江南鄉試。這場案子的起因是,發榜後中舉的人的構成,從概率論的角度講,不太科學。中舉的人裏邊,除了蘇州的十三個,其他都是揚州鹽商的兒子。這種感覺就好像公務員考試,筆試的前三名的爹(當然,娘也可以)不是地方首富就是部門領導。在這種完全沒有證據,純粹是通過概率論推理所引發的輿論,一時間在社會引發了亂七八糟的質疑。

有兩個憤青(其實是逗逼)還寫了一副對聯來諷刺這件事,說“左丘明兩眼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膽”。諷刺的是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趙晉。這當然都不是重點,輿論麼,不合乎官方口徑的,自然就定義爲謠言了。重點是句容縣王曰俞所薦的吳泌、山陽縣知縣所薦的程光奎是兩個草包,大字都不識幾個。如果說輿論是空穴來風,那麼這種豬一樣的隊友就是給這種空穴來風的輿論充當了佐證。

在清朝如果國考泄題那麼負責人的下場是很慘的


(圖)貢院是會試的考場,圖爲貢院內的號舍

到此,康熙收到風了。康熙這個人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主,所謂明主不在於在他治下一定歌舞昇平,而是在於出了問題他如何處理。康熙毫不猶豫,這種事也不好冤枉了誰,查唄!哎呦,這個不查不要緊,一查可是查出大簍子了。結果被查實,主考官左必蕃被流放,副主考官趙晉被咔嚓,作弊的那幾個也被咔嚓。

二、俞鴻圖舞弊案

清朝雍正年間,有個叫俞鴻圖的人,這個人是康熙五十一年中的進士,仕途也是比較順。到了雍正十年的時候,出任河南學政。學政這個官是正三品的,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廳長。主管教育、考試等工作。當然,權力是這世上最好的毒藥。權力大了就自然容易腐敗。

本來吧,天高皇帝遠。但是不巧的是,有個叫王士俊的愣頭青當了河東總督,總督是正二品的官。更不巧的是,這個人還兼任河南巡撫。他這就相當於集書記、省長、大軍區司令於一身。意思就是說,河南這塊,他說了算。然後他就不顧同僚之誼,參了學政大人一本。雍正下令徹查。整個案子審訊的過程是比較簡單粗暴的,條子先問,這事是你乾的嗎?俞說不是。條子讚歎,學政大人是條漢子!又轉頭問他小老婆和家裏的僕人。他小老婆馬上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然後條子又來問俞,俞就招了。

在清朝如果國考泄題那麼負責人的下場是很慘的 第2張


在清朝如果國考泄題那麼負責人的下場是很慘的 第3張


(圖)清朝科舉考試的作弊小抄條

這個故事的全文是:“十一年,疏劾學政俞鴻圖納賄行私,命侍郎陳樹萱按鞫,得實,鴻圖坐斬。”正史記載,就這麼一句。沒過程,沒細節。林濤在《正說清朝三百年》中有提到過這一段。講的內容比較豐富。主要是說俞鴻圖死的比較慘,不是斬立決,而是腰斬。而且行有行規,腰斬這種事,你要給劊子手塞錢,他就讓你死的快點。不塞錢,就讓你死的慢點。這個俞鴻圖同志死之前不知道自己是要被腰斬。所以就沒塞錢,然後死得特別慘。慘到什麼程度呢?攔腰斬斷,然後沾着自己的血在地上連續寫了七個慘字。而且還是繁體。俞鴻圖的親家叫鄒士恆,俞鴻圖掛掉後,他接了班。他向雍正帝報告了俞死時的慘狀,雍正帝感覺這事太殘忍,下令封刀,腰斬自此廢除。

三、戊午科場案

清朝咸豐年間,有個叫羅鴻祀的考生,靠票子打通了關係。給票子就得了,他又同時給兩個人說。一個叫柏葰,一個叫靳祥。並且天真的以爲這是雙保險。結果柏葰閱卷的時候,已經把這個貨的卷子訂爲副榜,靳祥不服,又給弄到正榜。本來嘛,暗箱操作,一切都挺好。那麼這件事是怎麼被捅出來的呢?

真是最怕豬一樣的隊友,副榜本來是安全的。清朝的制度裏,正榜的卷子是要接受複審的。這還有個專業時髦的名詞,叫“磨勘”。更要命的是這個考生又是一個白癡,完全是仗着家裏有錢,想買個官噹噹。複查的這個人一看這貨的卷子,當時就懵逼了。八股文總共不到八百字,這個貨的錯別字就三百多個(當然心眼實的人要是非給我說是通假字,那我就無話可說了)。然後心中默默的浮現一句“大人,此事必有蹊蹺”。但是蹊蹺也沒用啊,你一個小小的複查官,敢找柏葰的事?人家可是兵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堂堂副國級幹部,作死麼?駁回是肯定不敢的,但是不做點什麼,又是自己的失職。

在清朝如果國考泄題那麼負責人的下場是很慘的 第4張


(圖)清朝科舉考試的作弊小抄本

在清朝如果國考泄題那麼負責人的下場是很慘的 第5張


(圖)清朝科舉考試的作弊,將內容抄滿在內衣裏

再說讓這麼一個寫三百多個錯字的草包就這麼從自己手下滑過去,對不起自己這麼多年辛辛苦苦讀的聖賢書,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就把這事向御史孟傳金告發。這個老孟也是個實誠人,覺得這事不小,就把這事報告給皇帝了。清朝的皇帝雖然可能思想保守,但是卻都不是文盲。清朝對於皇帝的教育在中國曆朝歷代來說可以算是拔尖的。咸豐一看,我勒個去,這特麼寫的什麼東西!這玩意兒也能中榜?但是由於這個柏葰是兩朝元老,還在想這裏邊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就很謹慎的讓這個叫羅鴻祀的重新考一次。結果這貨本來就大字不識幾個,真的寫的亂七八糟。好了,這下踏實了。這案子一查,最後給定性了,叫“通關節”,按着現在叫走後門。

在我們今天司空見慣的一個簡簡單單的走後門的案子,罰點錢,判幾個月就差不多了。很多其實都是撐死了給個警告處分,調離崗位,換個地方,這事就結束了。但在當時走後門的考生和實際操作的總共四個人,都被砍了。尤其是這個副國級的兩朝元老。

甚至在後來,慈禧掌權的時候,有人上書說要給柏葰平反。慈禧說,平你妹!殺得對!於是乎從那以後,直到科舉被廢除,再也沒有出現過嚴重的舞弊事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