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耶胡迪·梅紐因有着哪些軼事典故?他爲什麼對中國嚮往

耶胡迪·梅紐因有着哪些軼事典故?他爲什麼對中國嚮往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國小提琴家,生於紐約。4歲開始學琴,7歲便在舊金山個人首演音樂會上演奏門德爾鬆協奏曲。1926年赴歐洲,師從布什和埃乃斯庫。1932年16歲的梅紐因在倫敦首演埃爾加協奏曲,由75歲高齡的埃爾加本人指揮樂隊協奏,並且錄下一張歷史性的唱片,至今仍是樂壇佳話。巴托克1944年爲他寫了獨奏小提琴奏鳴曲。不幸的是,大約自60年代中斯起,梅紐因的右臂拉下半弓時開始出現搖晃,嚴重影響了技術上的控制,運弓不穩,致使他的音樂會演出屢屢出錯。但我們也不必誇大梅紐因這種衰退,尤其在錄音室製作的唱片中,他的魅力依舊不減。作爲一個音樂天才,梅紐因一生中不僅多貴人相助,也得到了真誠的友誼與愛情。在梅紐因1929年的跨美國東西海岸巡迴演出時,紐約著名慈善家和藝術資助人亨利·戈德曼在卡內基音樂廳聽了他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後,爲其才華所傾倒,買下當時國際市場上唯一能買到的一把“斯特拉蒂瓦麗”小提琴送給他。梅紐因還曾求教於優秀的小提琴教師阿道夫·布希,即弗裏茨·布希的哥哥。

11歲時,梅紐因結識了羅馬尼亞著名音樂家埃乃斯庫,他倆的忘年交在音樂界傳爲佳話。梅紐因曾說:“如果是布希教會了我嚴謹、精確和權威,那麼是埃乃斯庫點燃了我的想象力。”1932年,16歲的梅紐因同75歲的英國著名作曲家埃爾加同臺演出後者的小提琴協奏曲,被認爲是迄今爲止這部作品最優秀的錄音。在以後的歲月中,他還成爲蘇聯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的好友;在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的90歲生日慶祝晚會上演奏他的小提琴協奏曲;而當他1962年再次訪問蘇聯時,不僅將肖斯塔科維奇引爲新朋,作曲家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也加入了他日益擴展的演出曲目。有人說,梅紐因在音樂界的廣泛友誼就是20世紀音樂史的寫照。

耶胡迪·梅紐因有着哪些軼事典故?他爲什麼對中國嚮往

梅紐因的個人生活雖有波折,但最終卻是幸運的。1938年,他娶了一個澳大利亞百萬富翁的千金諾拉·尼古拉斯爲妻。但確如評論家所分析的,新娘雖然是他母親選擇的,這次不幸的婚姻卻成爲梅紐因掙脫母親“圍裙的繩索”的手段。

1943年梅紐因與英國皇家舞蹈團的戴安娜·古爾德一見鍾情。不久,這位容貌秀麗、身材頎長的芭蕾舞演員便成爲梅紐因的終生伴侶。儘管傳記作家託尼·帕爾默在其拍攝的紀錄片《梅紐因:一個家庭畫像》中,稱戴安娜是控制梅紐因的第二個“專制女人”,但毫無疑問,梅紐因生命的後50年是在美滿的婚姻中度過的。更有一些評論家認爲,本來自己也有着遠大藝術前程的戴安娜,從一開始就將支持丈夫作爲己任。否則,習慣於被人照料的梅紐因雖然仍是偉大的小提琴家,但恐怕難以獲得超越音樂世界的更偉大的榮譽。不知是愛情與婚姻還是埃爾加的浪漫主義音樂使他加深了對英國的感情,梅紐因最終於1985年加入英國籍。雖然他早在1965年就被授予榮譽爵士稱號,但直到1987年才真正成爲勳爵,並於1933年成爲英國上院終身議員。在他心目中,中國是一個令他神往的國家,一本德文版的《老子》已經伴隨他50多年之久。他認爲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書籍之一。

耶胡迪·梅紐因有着哪些軼事典故?他爲什麼對中國嚮往 第2張

梅紐因曾3次來華演出和講學,他的藝術和道德風範給中國音樂家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第一次是在改革開放後不久的1979年,梅紐因與中央樂團在民族宮劇場演出。作爲那次演出的指揮,李德倫先生與梅紐因有過一段親切的交往。“那次他演奏的曲目有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由我指揮,他自己還邊獨奏邊指揮了莫扎特A大調第5小提琴協奏曲,他還與盛中國共同演奏了巴赫的雙小提琴協奏曲。他在排練和演出時都十分認真,他尊重中國藝術家,和我們共同討論如何達到最好的藝術表現。”李德倫記得,梅紐因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並有相當研究,他的琴盒裏總是放着一本德文版的《老子》。

耶胡迪·梅紐因有着哪些軼事典故?他爲什麼對中國嚮往 第3張

在遊覽故宮時,他不斷地向李德倫提出各種問題。那次訪華之後,他們成了好朋友。80年代初,梅紐因邀請李德倫擔任巴黎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的評委。1997年,梅紐因作爲指揮家再次訪華,帶着他的得意弟子、中國小提琴家胡坤,與中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這一次,他又到李德倫家重敘舊情,共進晚餐。李德倫以一對夜光杯相送。1997年來華時,他已經81歲,但精神矍鑠,思維敏捷。他給“國交”排練時,在指揮台上從不落座,每次自始至終都站着指揮。連很短的休息時間,他也和周圍的人講述着音樂和演奏上的方方面面。60歲時,在爲他舉行的賀壽音樂會上,他一登場竟對着臺下的聽衆來了個倒立,引來全場觀衆熱烈掌聲。人們問他:“練瑜珈對拉琴有什麼好處?”他說:“瑜珈功可以讓人的精神得以高度集中,但又處於非常自然而放鬆的狀態。這樣,你就不再緊張,不再刻意思考,那種自然的感覺會隨着你內心的某個點而不斷地增進和擴大。身體的機能和自信心也就會隨之加強。這對身體,對拉琴,對一切都有幫助。其實,人們經常缺少的就是那種自然的狀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