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72歲的忽必烈爲什麼要在乃顏之亂中御駕親征呢

72歲的忽必烈爲什麼要在乃顏之亂中御駕親征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忽必烈的元朝與他父親的蒙古帝國的區別不僅在於制度和文化,還在於統治區域和統治中心的變化。當都城從河林遷往上都,再遷往大都時,中亞、西亞和東歐的土地對帝國的皇帝來說太遠了。就連最雄心勃勃的擴張者忽必烈,也基本上滿足於他的遠親們表面上的順從。

而東道宗王的封地靠近帝國的中心,特別是龍興之地。如果允許他們形成自己的制度,成爲獨立的“哈撒兒汗國”、“合赤溫汗國”、“ 帖木格汗國”和“別別勒古臺汗國”,對他們的威脅就太大了。因此,即使東道王有自立的意圖,甚至發動了比西道王更強大的力量來反對中央集權。

元朝政府也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制服他們。於是我們便會看到,同樣是和自己叫板,對與西邊的海都,忽必烈總是網開一面,即使是御駕親征,也是打跑了了事。而對於東邊的乃顏,卻是一個適合勇往直前的侵略者的力量。至元二十四年四月(1287年),東道宗王閻王與西方諸侯王和西部的海都進行了多次交流。

72歲的忽必烈爲什麼要在乃顏之亂中御駕親征呢

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叛亂。乃顏是成吉思汗弟弟帖木哥的後代。自(貼木哥) 斡赤斤至乃顏凡五世,前後五六十年,父子祖孫兄弟雄據遼東,早有輕朝廷之心。東道宗王本就實力雄厚,再加上乃顏着意聯絡,哈撒兒後裔勢都兒、火魯哈孫,合赤溫後裔勝納合兒、合丹等全部參加叛亂。

以至“乃顏兵號十萬,” 這個數字看起來並不驚人。在“馬可波羅” 遊記中記載的卻是乃顏自己也有一百三十萬騎兵,這可能是由東道宗王的力量整合,加上上海在西方額的攻勢也全面展開,除了昨天袁世凱十三年的亂局之外,這是忽必烈宣佈獨立後面臨的最大危機。

這個時候的忽必烈已經72歲,年老體弱,患有關節炎和其他疾病,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咬牙御駕親征。不過騎馬是不行的,只能坐在一個轎輦裏,轎輦是夜歌木質的亭子,被放在四隻大象的背上,大象身上覆蓋着厚厚的曬黑的牛皮,穿着鐵甲。

72歲的忽必烈爲什麼要在乃顏之亂中御駕親征呢 第2張

木亭子裏有許多弩兵,亭子頂上有一面繪有日月的旗子。這實際上比騎馬更加威風。同年5月,忽必烈徵調軍隊“忙兀、兀魯、扎剌兒、弘吉剌、亦其烈思五諸侯”。諸衛漢軍軍團,怯薛近衛軍團四十多萬人,以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爲先鋒大舉北征,六月三日到達撒兒都魯之地,與乃顏軍決戰。

戰爭的悲劇不但馬可波羅有記載, 儒臣王惲也有詩云:“殭屍四十里,流血原野腥”, 乃顏所部見到象輦,知道是皇帝乘坐的,於是拼命進攻,忽必烈的情況很危急,叛軍的箭射在象輦上,騎兵不得不把大象放在山上,以避免攻擊。馬可波羅記載這個問題是一戰得到了解決。

事實上,除了達薩圖魯國之外,兩軍還在西拉瓦爾多和布利古都伯塔哈交戰了兩個月。元朝軍隊打了三場仗,取得了三場勝利,最後俘虜並消滅了主要的叛亂力量,打敗了燕。然而,河池win的孫子哈丹繼續與元朝軍隊作戰,並轉移到黑龍江省東北部、女真水大達地區和朝鮮半島的高麗地區。

72歲的忽必烈爲什麼要在乃顏之亂中御駕親征呢 第3張

這又導致了五年的反叛亂戰爭。最後,“哈丹死了,他的兒子死在鴨綠江上”。然而,當忽必烈面對不斷挑戰他的海都時,他非常生氣。但他也說,“如果海都不是他的侄子,他一定會被處死。”也就是說,即使他抓住了海都,他也不會被處死。但乃顏就沒那麼幸運了。

被忽必烈抓獲後,下令立即處死。這種特殊的懲罰是爲了不讓皇室成員的血液暴露在陽光和空氣中。這就證明了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在忽必烈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說到這裏,我想起了清末的內蒙古和外蒙古。外蒙古在人口、經濟、王公素質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內蒙。

然而,內蒙古在清末實現了獨立,並保持了獨立。原因是外蒙古的山高皇帝遠,這對中國中央政府來說是不錯的。另一方面,內蒙古毗鄰中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直接關係到穩定性問題。因此,北方外國政府和全國政府都應盡力避免重蹈外蒙古的錯誤,這是合理的。

72歲的忽必烈爲什麼要在乃顏之亂中御駕親征呢 第4張

乃顏的叛亂平息後,他的大部分追隨者被歸爲國家戶口,其餘的人則遷移到長江以南參軍。肇州市原設宣威司管轄,並“設立東路蒙軍數萬戶,通琴察、乃滿、尼古斯、內伊欽等4000多戶”。然而,萬戶地區的蒙古軍隊不屬於遼陽省管轄,而是屬於中央政府管轄。

至第二十四年十月,詔立遼陽等處行尚書省。東道宗王的“汗國”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土地縮小,部屬和人民減少,權力被剝奪,建立了省制。東北諸侯國的封建封地與遼陽的轄區相互交錯、相互制約,基本上不可能與中央政府發生對抗。

甚至不可能發展成爲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然而,出於對親人的愛,東道宗王的“汗國”仍被保留下來,各種特權在未來得以恢復。成吉思汗兄弟的後裔從此在遼寧東部紮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