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文化名家 > 明代吳中四才子分別是指誰?他們都有哪些文學成就?

明代吳中四才子分別是指誰?他們都有哪些文學成就?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中四才子是誰?有哪些文學成就?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吳中四才子是指誰?

吳中四才子,指明中葉生活在吳中地區的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禎卿。時下文史界在提及此四人時大都將他們視爲整體,有的甚至將他們視爲文學社團。吳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認爲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明代吳中四才子分別是指誰?他們都有哪些文學成就?

吳中四才子有哪些文學成就?

明代成化、正德年間徐禎卿等四位詩人並稱"吳中四才子"。《明史·卷286):"徐禎卿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徐、祝、唐、文活躍在前七子摹擬、復古之風大盛之時,能夠不依傍門戶,卓然自立,爲詩以抒寫性情爲第一義,在當時來說,確屬難能可貴。徐禎卿雖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詩多佳作,詩論也有許多獨到之處,論者以爲非李夢陽、何景明可比。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不獨能詩,且擅於書法、繪畫,以多才多藝見稱。

吳中四才子唐伯虎生平資料介紹:唐伯虎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爲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商,父母在皋橋開設酒肆。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爲師,又與文徵明同師沈周。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爲吏。唐寅恥不就官,歸家後縱酒澆愁,傲世不羈。

唐寅31歲開始"千里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閩、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爲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爲後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騎騾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鬆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有學圃堂、夢墨亭、竹溪亭、蚊蝶齋等(亦稱唐家園,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他的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一生中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

吳中四才子祝枝山生平資料介紹:祝枝山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由於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着兩人的種種趣事。

明代吳中四才子分別是指誰?他們都有哪些文學成就? 第2張

祝允明的祖父祝顥是明正統己未(1439)進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參政,六十歲後辭職回鄉。他精於詩文,喜歡寫行草書,遠近都來求字。蘇州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遊的有幾十人。成化癸卯(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歲。祝允明的父親祝瓛不如他祖父,生前不太出名,而且比他祖父早五個月就去世了。那一年祝允明二十四歲。

祝允明的生母在他十六歲時已經離世。因此祝允明青年時是很不幸的。外祖父徐有貞(1407-1472)字元玉,晚號天全,蘇州吳縣人。明宣德八年(1433)進士。後來因迎英宗復辟有功,委任爲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封武功伯。徐有貞才華絕世,天文、地理、道釋、方技都很通。書法擅長行草,深得懷素、米芾筆意,在當時很有書名。

祝枝山爲人風趣灑脫,才華橫溢,好遊山玩水而不拘小節。由於祝允明有不勝枚舉的趣事軼聞,是極現成的創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樂於助人的形象出現於《三笑》、《王老虎搶親》等衆多的戲曲藝術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殲渠記》、《新聞記》、《九朝野記》、《枝山前聞》、《浮物》、《老怪錄》、《蘇材小纂》、《懷星堂集》等書傳世,並編有《興寧縣誌》。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歲。祝枝山死後葬於蘇州近郊橫山祝氏祖墳,但滄海桑田,墳已夷平。

吳中四才子文徵明生平資料介紹:文徵明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文徵明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及父親都是文學家。但文徵明幼時並不聰慧。稍長,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終於"大器晚成"。文徵明擅長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畫風細謹,中年較粗放,晚年漸趨醇正。

明代吳中四才子分別是指誰?他們都有哪些文學成就? 第3張

粗筆有沈周溫厚淳樸之風,又有細膩工整之趣;細筆取法於王蒙,取其蒼潤渾厚的構調,又有高雅的風采。長於用細筆創造出幽雅間靜的意境,也能用瀟灑、酣暢的筆墨表現寬闊的氣勢。畫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練,風格秀麗。畫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葉離披,備天然之妙。

他的繪畫作有《雨餘春樹圖》《影翠軒圖》《洞庭西山圖》《綠蔭清話圖》《綠蔭草堂圖》《鬆壑飛泉圖》《石湖詩圖》《失竹》《江南春圖》《古木寒泉圖》《塞村鍾馗圖》《鬆聲一榻圖》《好雨聽泉圖》《蘭竹》《梨花白燕圖》《水亭詩思圖》《仿王蒙山水》等。其著作有《莆田集》。傳世佳畫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遊圖》《靈巖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等。

吳中四才子徐禎卿生平資料介紹:徐禎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爲人稱譽。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16歲著《新倩集》,即知名於吳中。但早年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與文徵明合纂《太湖新錄》,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聞韃靼入侵,官兵抗戰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臺行》。同年中進士,後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貶爲國子監博士。

徐禎卿在詩壇佔有特殊地位,詩作之多,號稱"文雄"。及第後與明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交遊甚密,悔棄少作,齊倡復古。與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併稱"前七子"。所作《談藝錄》,只論漢魏,六朝以後不屑一顧,闡述重在復古之論。其詩格調高雅,縱橫馳騁於漢唐之間,雖刻意復古,但仍不失吳中風流之情。

徐禎卿後期信仰道教,研習養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於京師,年僅33歲,其墓葬於虎丘山西麓萬點橋的鬱家浜北端。徐禎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異林》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