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詩詞名句 > 唐代劉庭琦所作的《詠木槿》,將敘事與抒情相結合

唐代劉庭琦所作的《詠木槿》,將敘事與抒情相結合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9.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庭琦,字號、生卒年介不詳,唐朝開元年間官員,官至汾州長史。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劉庭琦所作的《詠木槿》,和大家一起分享。

對於人類生命而言,流傳甚廣的是三大富有哲理的疑問: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自從人類開始學會思考之後,無數哲學家、思想家、詩人等等,都傾盡一生去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然而,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是,直到今天爲止,仍然沒有人能夠給出標準答案。

人生旅途,總是有那麼一段距離,使我們感覺到沉重,覺得比任何時候都要顯得漫長。那麼艱難與煎熬,都讓人好想放棄卻又偏偏心有不甘,唯有咬緊牙關挺直胸膛,肩擔風雨再走一程。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變好,那些磨難都將成爲旌旗之上的點綴,襯托着取得的輝煌成就,使之顯得更加明豔。

唐代劉庭琦所作的《詠木槿》,將敘事與抒情相結合

滄海橫流,歲月變遷,時光彷彿手中沙,總是難以把握,總是在不經意間,就消失得乾乾淨淨,空使人惆悵,徒讓人悲傷。

《詠木槿》

【唐】劉庭琦

物情良可見,

人事不勝悲。

莫恃朝榮好,

君看暮落時。

劉庭琦是唐開元時人,其人的詳細經歷已經不可得知。《舊唐書》載其曾經做過萬州尉,因爲違反聖禁,與岐王數次相聚飲酒賦詩,被降職爲雅州司戶。後來的情況,便杳無人知,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全唐詩》載其詩四首,風格迥異,其中詩句也有可觀之處,特別是此首原名《詠木槿樹題武進文明府廳》,較爲出名。

這是一首毫無疑問的詠物詩,根據原詩題目可以得知,詩人肯定是有感而發。木槿樹,是一種常見的園林植株,正因爲可以朝夕相處,旦暮相見,所以大家對它的習性應該是非常熟悉。如此以來,便爲詩人拿此物入詩抒發自己的感懷奠定良好基礎。

唐代劉庭琦所作的《詠木槿》,將敘事與抒情相結合 第2張

或許,根據原來的題目,我們甚至可以想象一場“戲劇性”的畫面出來:詩人去拜見太守大人的時候,有可能遭到了一番冷遇,也有可能是雙方交談之際,恰好看見庭院之中的木槿樹,於是感慨萬千,落筆成詩,以此紀事,轉而嘲諷。總的來說,託物以明事理,在此詩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詩題裏的明府,是自漢魏以來對太守的稱謂。

開頭兩句“物情良可見,人事不勝悲”,直接把詩人的悲憤心情表達出來,可謂直抒胸臆,有鴻雁秋鳴之悲情。物情,事物通常情況之下的變化狀態。這裏的內心喟嘆非常直白,只有親身經歷過事物的一系列變化,纔有可能理解到其中的若干道理,果然,人世間最令人感覺悲傷的,正是古人所說的:“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不經一事,難長一智,誠然矣!

詩人在這裏,把敘事與抒情相結合,銜接之處毫無縫隙,顯得十分自然妥帖吻合。從此點之上,亦可以看出詩人當時內心深處的領悟之深厚,可以說積累到了不得不傾述的地步。當提筆作詩之時,這種感悟頓時順勢而出,落筆成句,一切都水到渠成,沒有半分矯揉造作之態。這些,正是詩人寶貴的人生閱歷,非如此,難成詩。

唐代劉庭琦所作的《詠木槿》,將敘事與抒情相結合 第3張

當看見這句詩的第一眼起,忽然想到孟浩然詩作中的名句“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與諸子登峴山》)。這些平凡的道理,深刻地指出人類自身陷入的困境,在朝代更迭、家族興衰之間;在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之際,沒有哪個人能夠逃脫得掉時光的無情摧殘。也許正是這般,相隔無數年的光陰,詩人們卻不約而同地生髮出來相似的感嘆。

末尾兩句“莫恃朝榮好,君看暮落時”,筆鋒一轉,從內心發出的感覺迴歸眼前所看到的現實事物身上。你不要有恃無恐,以爲自己可以永遠保持着朝陽般的美好與鮮豔,你且稍微等待一二,再用心去好好地觀看太陽降落西山之時,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楊文奎《兒女團圓》),你要牢牢記住這個道理!

事實上,這種藝術手法,在漢樂府中的詩篇裏,常常都可以發現,如“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長歌行》)。這種充滿勃勃生機的描述內在裏透露出來對生命無常的擔憂之情,亦是整個人類都會面對的普遍現象。詩歌作爲一種語言和思想都要求非常高度凝練的藝術形式,通常好的詩歌無不如此。

本詩中,詩人通篇固然有些語重心長,然而皆是發自肺腑,非親身經歷一番人生諸多磨練,根本不可能提煉出來如此豐富複雜的思想情感。但是,他並沒有故作深沉擺架勢,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描寫與內心感悟兩相緊密結合,作出高妙的藝術概括,從而避免了枯燥地講解大道理。正是基於此,本詩方顯得意味深長,頗耐咀嚼。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