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詩詞名句 >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漁父詞(其九)》原文賞析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漁父詞(其九)》原文賞析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構《漁父詞(其九)》原文賞析,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漁父詞(其九)》原文:

暮暮朝朝冬復春,高車駟馬趁朝身。金拄①屋,粟盈困②。那知江漢獨醒人。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漁父詞(其九)》原文賞析

【註釋】

①拄:支撐。

②困:圓的穀倉。

【賞析】

此詞雖名“漁父”,並不描繪漁父生活,而以賦筆議論達官貴人的富貴榮華,作爲反襯。此在立意、構思上均屬獨特。

詞一開始,就從車馬、食住方面極力渲染達官貴人們豪華氣派: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乘高車駕駟馬,身居金屋,五穀滿囤。

詞中以“暮暮朝朝”的疊詞,在“冬”“春”之間加一個“復”字,突出了這種豪華生活周而復始,似乎永不終結,然而詞中一個“趁”字,就將這種生活的時間極限點明,即只能“趁”在朝爲官之時,否則會一切全無。

榮華隨權勢而來,隨權勢消失而去。它是當年笏滿牀,今日陋室空堂;當年歌舞場,今日衰草枯楊;當年紫蟒長,今日破衣爛裳;甚至當年紗帽戴,今日鐵枷扛。詞中以一個“趁”字點睛,指出世界上一切榮華富貴只是過眼煙雲而已。

作者的這種世事滄桑、盛衰榮枯之感,是有其深刻的血淚體驗的:父兄,昨日還是顯赫的國君,今日已淪爲金人的階下囚。自己幾年前剛被羣臣勸進即位,三年後就遭兵變,被迫禪讓太子。剛剛披龍袍、坐龍牀,春風駘蕩;轉瞬間,門無簾,乘竹,朔風呼嘯。剛剛百官朝賀,鐘鳴鼎食;轉眼如喪家之犬,乘槎入海。在百姓前,一國之尊,收四方之所有;在金人前,拜表稱侄,納銀輸絹。

一切的一切,都忽有忽無,顛顛倒倒。在這一片荒亂中,一片矛盾中,作者多想出離塵世,隱逸山林,故而在結句中讚道:“那知江漢獨醒人”。

他認爲奔波於官場權勢,追逐於功名利祿的芸芸衆生都是醉人,只有隱山林而避世,賞清風明月的漁父纔是獨醒人。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漁父詞(其九)》原文賞析 第2張

“那知江漢獨醒人”既是對漁父的讚美,也是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對世俗社會的否定。作者忽榮忽辱顛簸不定的生活,使他在詞中超越了階級侷限,多處讚美漁父,如《漁父詞·其十一》中道:“誰雲漁父是愚翁,一葉浮家萬慮空”,當然對漁父的讚美,着眼於他的逍遙無憂,過的是“笛裏月,酒中身,舉頭無我一般人”(《漁父詞·其十》)的優遊自在的生活。

此詞突出特色是以議論入詞。清沈德潛曰:“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試思二雅中何處無議論。杜老古詩中,《奉先詠懷》《北征》《入哀》諸作,近體中《蜀相》《詠懷》《諸葛》諸作,純乎議論。但議論須帶情韻以行,勿近傖父面目耳。”

(《說詩晬語》卷下)此篇《漁父詞》通篇議論,人們讀之仍受感動,其原因之一是它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那深沉強烈的感情,自然扣人心絃;其二,詞中議論的話語,並不是概念的,而是以“高車駟馬”“金拄屋”“粟盈囷”的形象表現富貴榮華等抽象概念,使議論與形象結合當然就具有了感人力量。

詩中的議論,有“不着色相”的,有“着色相”的。“着色相”好比演員登臺表演,把容貌長相給人看。也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不着色相”,就是作者不說出自己的意思;前者寫得顯露,後者寫得含蓄。

本詞前半部分爲襯筆,結句點出詞旨,這議論自然是“着色相”的,但這議論中又蘊含諸多感慨,富有沉鬱頓挫之美,耐人尋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