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詩詞名句 > 《關雎》是表現愛情主題嗎?表面求凰,實則求賢

《關雎》是表現愛情主題嗎?表面求凰,實則求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中學語文課本到各種 《詩經》譯註本和鑑賞辭典等,幾乎異口同聲都講《關雎》是表現愛情主題的詩。事實果真如此?

《閨意》傳遞考生不安

其實,表面上寫男女愛情的詩,主題未必就是愛情。譬如唐代詩人張籍的 《節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

如果單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節婦拒絕一位多情男子追求的詩。實際上,作者張籍不過是託意愛情而拒絕李師古的聘任。張籍於貞元十五年登進士第,直至元和元年,朝廷纔給了他一個太常寺太祝的小官。這時李師古給予張籍優厚的待遇,闢聘其爲從事但遭婉言拒絕。

類似的詩還有很多,譬如人們所熟知的《閨意》: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張籍升爲水部員外郎後,有位叫朱慶餘的年輕人在參加科考前寫了這首詩向張籍徵詢意見。詩人以“新婦”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畫眉”比自己的詩文,以“夫婿”比張籍,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不安和期待。

《關雎》是表現愛情主題嗎?表面求凰,實則求賢

張籍於是寫了一首同樣巧妙的詩《酬朱慶餘》。詩中把朱氏比作越州鏡湖的採菱女,並在後兩句中肯定其才藝出衆:雖然有許多姑娘穿着貴重絲綢製成的衣服,可並不值得人們看重,採菱越女唱的一首“菱歌”,足以抵得上萬金。兩首詩珠聯璧合,遂成詩壇佳話。

《關雎》意爲求賢攬才

經書堪爲思想、道德、語言、行爲、藝術等標準規範,被儒家視爲放之四海而皆準、傳之萬代而不易的書。《關雎》作爲儒家六經之一《詩經》的首章壓卷之作,怎麼能沒有象外之境呢?

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經常用歌詩或奏詩的方法來表達一些不想說或難以言喻的話,類似於現在的外交辭令。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有言:“《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這是解讀《詩經》的一把鑰匙。難道“聖賢發憤”就作愛情詩嗎?如果真是這樣,那“聖賢發憤”恐怕就得改成“聖賢發情”了吧。

其實,《關雎》並非愛情詩,也不是藉助愛情說所謂君臣關係。其精神實質,就是兩字“求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找人易,找人才難。”

具體來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指的是賢才在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賢若渴之謂也。“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是四處求賢之意。“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講的是求賢不得、晝夜難眠之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這是善待賢才、和睦相處的表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迎接賢才會如迎親娶妻一樣隆重莊嚴。

表面句句求凰,實則字字求賢。這正是:雎鳩夫妻共頡頏,關關和鳴君臣襄。孔子尚德如好美,文王求賢若求凰。輾轉反側思窈窕,寤寐求之覓棟樑。聖賢發憤詩三百,關雎言志意味長。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