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晴雯最後的悲劇真的是王夫人造成的嗎?

紅樓夢中晴雯最後的悲劇真的是王夫人造成的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晴雯,《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賈寶玉房裏的四個大丫鬟之一,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壽夭多因毀謗生”,這是晴雯判詞中爭議最大的一句。爭議者分爲兩派,一派抓住“毀謗”一詞,認爲晴雯被攆完全是莫須有,是王夫人剷除異己的犧牲品;另一派則認爲晴雯罪有應得,王善保家說的句句屬實,不存在“毀謗”,所以對於這句判詞表示無法理解。

其實,無論是哪一派,都誤讀了這句話,這才產生了誤解。

這句話其實是一句因果句:因爲“毀謗”,所以“壽夭”。注意,這裏強調的是“毀謗”造成了“壽夭”,並不是“毀謗”造成了被攆。這二者有着本質的區別,只有弄清楚這裏面的區別,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

王善保家的所言不虛,“毀謗”只是晴雯視角。

晴雯被攆,是因王善保家的告狀。我們先來看王善保家的告狀時所說的那段話:

太太不知道,頭一個寶玉屋裏的晴雯,那丫頭仗着她生得模樣兒比別人標緻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得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她就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妖妖嬌嬌,大不成個體統。

紅樓夢中晴雯最後的悲劇真的是王夫人造成的嗎?

這段話包含了兩個意思:

其一,晴雯注重打扮,突出自己的美;

其二、晴雯嘴巧,但把嘴巧用於罵人。

這兩層意思一是行,二是言,通過她的言行,得出結論:“妖妖嬌嬌,大不成個體統。”

注意這個詞:“體統。”賈府這樣的詩禮之家,最注重的就是體統。什麼是“體統”?《國語辭典》中解釋爲:合乎身分地位的行爲舉止。

晴雯的身份地位是丫鬟,既沒有資格打扮,也沒有權力罵人,她的行爲舉止,確實有失體統。

爲了驗證王善保家的所言不虛,作者又通過王夫人進行了驗證。首先是通過王夫人的回憶,驗證了晴雯確實愛罵人:

“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裏罵小丫頭。我的心裏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後來要問是誰,又偏忘了。今日對了檻兒,這丫頭想必就是她了。”

然後又把晴雯叫來,果然晴雯“釵嚲鬢鬆,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之遺風”,確實如王善保家的所言,“打扮得像個西施的樣子”。

正因爲王善保家的所說的晴雯的兩大問題都得到了證實,所以王夫人當即決定要攆她出去,“我明兒回了老太太,再攆你。”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後面的衆婆子集體告狀,王夫人攆晴雯也成了定局,原因就是其言行“大不成個體統”。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王善保家的所言不虛,爲什麼作者還要用“毀謗”一詞呢?

這是因爲,“毀謗”是晴雯視角,她認爲她受到了“毀謗”。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毀謗”。《國語辭典》中的解釋是:以誇大不實的言論對人進行詆譭、中傷。

紅樓夢中晴雯最後的悲劇真的是王夫人造成的嗎? 第2張

前面說了,王善保家的所言不虛,既沒有造謠也沒有誇大,那麼晴雯爲什麼會覺得是“毀謗”呢?原因就在於王夫人的一句話:“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

按照世俗的理解,女爲悅己者容,女孩子注重打扮,肯定是爲了取悅男人。晴雯是寶玉身邊的丫鬟,把精力用於打扮,自然是想要取悅寶玉了。

也不怪王夫人會作此想,即便是現代人,絕大多數都會作此想。女人打扮得妖嬈一點,就有取悅男人、吸引男人之嫌。有句成語叫“瓜田李下”,面對青春期的寶玉,整天把自己打扮成病西施的模樣,不讓人猜疑纔怪。所以,王夫人才會吩咐“好生防她幾日,不許她在寶玉房裏睡覺”,並在攆走晴雯時放話:“難道我通共一個寶玉,就白放心憑你們勾引壞了不成!”

在晴雯看來,這就是對她的“毀謗”,“我雖生得比別人略好些,並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狸精!”

也就是說,晴雯承認她行爲舉止“大不成個體統”,但不承認她這麼做是爲了勾引寶玉。

確實,對於擁有上帝視角的讀者來說,能清楚地看到晴雯從來沒想過要勾引寶玉,她愛打扮、愛罵小丫頭都是因爲“心比天高”,把自己當女主人了。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不能因爲晴雯從沒想過勾引寶玉,就認定王夫人不該攆她。有沒有勾引是一回事,行爲舉止“大不成個體統”是另一回事。就憑晴雯的行爲有失體統,敗壞了賈府的家風,就該被攆出去。所以,當王夫人聽信了晴雯的謊言,以爲她“不常和寶玉在一處”,還是決定要攆她出去。“不常和寶玉在一處”怎麼勾引寶玉呢?那麼王夫人攆她的理由就是王善保家的所說的“大不成個體統”。

晴雯的“壽夭”,是因爲不甘心和想不通。

細讀文本不難發現,晴雯雖然是從病牀上被攆出去,也不至於出去沒兩天就死了。這是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王夫人攆她出去,沒有限制她吃喝,也沒有不准她去就醫,爲什麼會那麼快就夭折了呢?

這其實是晴雯自己的問題。

都說晴雯心氣高,晴雯就是死於心氣高。自從被王夫召見之後,她就“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這是絕食的跡象。

爲什麼要絕食?因爲氣不順、心不甘,實在是想不通。

紅樓夢中晴雯最後的悲劇真的是王夫人造成的嗎? 第3張

可以說,人生在世,因爲不被理解而遭受中傷,實屬常態。比如寶玉從抓週只取“脂粉釵環”,當場就被父親認定“將來酒色之徒耳”,外界也認定他“將來色鬼無疑了”,但寶玉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書中只有賈雨村一人理解寶玉並非“色鬼”,而是“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但這又有什麼用呢?在世俗的眼裏,寶玉就是個“喜在內帷廝混”的“色鬼”。如果寶玉因此而氣不順、心不甘,早就氣死了。

晴雯的氣不順、心不甘,正是因爲她心氣太高,受不得半點委屈,所以纔打定主意以絕食抗爭。

這正是作者對她的批判:人生在世哪有不受委屈的?即使是活成了老封君的賈母,也要直面長子賈赦對她“偏心”的指責,而她只能以自嘲來開解,“我也太操心。打緊說我偏心,我反這樣。”兒子不懂爲孃的良苦用心,豈不委屈?

世人都要受委屈,唯獨晴雯一點委屈都受不了,這正是她一直以來“心比天高”帶來的後患。連寶玉說她兩句她都要懟回去,真是怡紅院的養尊處優慣壞了她。何況,這點委屈並非無風起浪,她“天天打扮得像個西施的樣子”,不能怪人家往“勾引”去想。

所以,晴雯的“壽夭”,不是因爲被攆,而是因爲被“毀謗”想不通才選擇以絕食的方式赴死。這和金釧兒之死性質一樣:賈府被攆的人很多,有罪有應得的,也有被冤枉的,唯有金釧兒和晴雯想不通,所以有了相同的結局。

這就是“壽夭多因毀謗生”:王夫人因“大不成體統”而攆走晴雯沒有錯,錯就錯在晴雯被慣壞受不得委屈,一點點委屈就自我放棄。如果世人都如此,那沒幾個人能活下來了。

“壽夭多因毀謗生”,作者是想通過這句判詞告訴我們:人生在世,難免受委屈,我們要懂得自我開解,不能走進死衚衕。相比於人生的各種風浪,小到愛恨情仇,大到家國天下,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