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成語典故 > 歷史文化探索:厲兵秣馬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歷史文化探索:厲兵秣馬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厲兵秣馬,拼音是lì bīng mò mǎ,意思是磨好兵器,餵飽戰馬。形容準備戰鬥,也比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那麼成語厲兵秣馬的主人公是誰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春秋時代,秦國和晉國聯合攻打鄭國。後來,秦穆公卻暗中與鄭國單獨媾(ɡòu)和,並派杞子帶領軍隊以幫助鄭國保衛邊疆爲名進駐鄭國,企圖吞併它。杞子的軍隊進駐鄭國之後,發現鄭國沒有什麼戒備,就派人去報告秦穆公,請他祕密派兵來襲擊鄭國,一舉滅掉它。秦穆公得到杞子的情報之後,馬上派孟明視這位大將帶兵出發。

歷史文化探索:厲兵秣馬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秦軍到了鄭國的邊境滑地,恰好有個鄭國的賣牛商人弦高要到洛陽去做買賣。弦高發現秦軍要襲擊鄭國,他突然想到一個好辦法,就冒充鄭國使者,宰了十二頭牛,代表鄭國慰勞秦軍。同時,馬上派人回報鄭國國君鄭穆公。鄭穆公得到報告後,馬上下令準備應戰,並且派人到秦軍駐地偵察,發現秦軍正在整盔甲、磨兵器、喂戰馬。(原文是:“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於是鄭穆公就派皇武子去見秦軍駐鄭國的將領杞子,告訴他說:“你們在我們鄭國已經駐紮了很久,我們的供給也不足了,聽說你們快回國了,我們鄭國有個園圃,你們可以到那裏去打獵。”杞子聽他這麼一說,知道自己的陰謀已經暴露,就跑到齊國去了。孟明視發現鄭國已經有準備,也認爲襲擊它不會取得勝利,於是不戰而回。

後來人們引用“厲兵秣馬”表示磨快兵器,餵飽戰馬,準備作戰,也常常用來比喻積極進行準備工作。厲,磨刀;秣,喂牲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