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成語典故 > 成語“綱舉目張”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成語“綱舉目張”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 綱舉目張

成語“綱舉目張”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拼音】: gāng jǔ mù zhāng

【解釋】: 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成語故事】:

成語“綱舉目張”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第2張

呂不韋(曾在邯鄲經商)曾爲秦朝的相國。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國家的理論。他在“用民”一文中說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義服人,其次是以賞罰治人。”

他接着寫道:如果“義”不足以讓人民爲國家效力而死,“賞罰”不足以讓人民棄惡從善,那就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人民。

呂不韋說,在禹的時代,天下有成千上萬的諸侯國,到商湯時至少也有三千,這些諸侯國所以沒有存在下去,就是因爲他們不懂得處理人民的關係。

呂不韋又說,人民不聽君主的話,不受國家的使用,是因爲賞罰不嚴。如果說商湯和武王能夠有效地治理國家,那是因爲他們掌握了使用人民的方法。

呂不韋總結說,人民所以聽憑國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這就是:“用民有紀有綱,壹引起紀,萬民皆起;壹引起綱,萬目皆張。”這裏說的紀和綱,也就是調動人民積極性,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

、“綱舉目張”這個成語,便由呂不韋的這一論點演化而來。綱,指網上的大繩;目,即網眼。意思是說,提起網繩網眼就會全部張開。人們常用此典故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它的關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