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奮血戰史 > 戰史祕聞 > “楚坑”之謎 項羽一夜之間在此坑殺二十萬秦兵

“楚坑”之謎 項羽一夜之間在此坑殺二十萬秦兵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00多年前,20萬秦軍降卒一夜之間被項羽的軍隊坑殺殆盡。坑殺之處據說就在今天的義馬二十里鋪一帶,1912年,修建隴海鐵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遺址是一個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的土坑。風蝕雨淋,漸漸頹敗,周圍生長着青翠的莊稼和白楊。不過,在河南文物分佈地圖上,並沒有對這個遺址的官方記載。在2000多年以前,這塊土地真的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嗎?

殘暴的殺戮

公元前206年,收復了六國舊地的項羽,率領60萬大軍開始向秦地進發。在這支進攻秦朝大本營的軍隊裏,就收編着剛剛投降的20萬秦兵。當部隊行至新安古城安營紮寨時,在軍營中流傳的“小道消息”,卻引發了曠古罕聞的大屠殺。

西北大學歷史系徐衛民教授告訴記者,新安古城上演的驚天悲劇,距離百里之外秦白起坑殺40萬趙軍,僅隔54年。

只不過這次施暴者是曾經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國兵士,他們用同樣的方式,把秦軍當年的暴虐還給了秦軍。

根據史書記載,投降的秦軍在路上受到了隨意虐待,我們無法揣測降兵當時的心態,爲了保命,他們或許只有忍辱負重。可是當隊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馬上就要西出函谷關,秦軍將士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

史記》項羽本紀描述這段歷史時說,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楚坑”之謎 項羽一夜之間在此坑殺二十萬秦兵

這些投降的秦軍既擔心項羽勝利,他們自己成爲引狼入室的秦奸;又擔心項羽失敗,秦朝會把他們的父母妻兒全部殺掉。所以抱怨自己的主將是難免的。但是這些悄聲的議論,並沒有逃過楚軍的耳目。

《史記項羽本紀》說:“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項羽得到報告後,就找來英布、蒲將軍商議,最後3人拿出意見,認爲“軍隊裏秦兵衆多,如果入關後不聽指揮,或者臨陣倒戈,那麼取勝就非常困難,不如及早殺掉,以免後患”。於是,“楚軍夜間突然動手坑殺秦卒20餘萬人於新安城南。除將領章邯、司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活埋。”

關於這場殘暴的殺戮,史書沒有詳細記載。

不過要殺20萬手持武器的兵士,難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難來臨,恐怕沒有人會甘心束手就擒。所以,在坑殺秦兵降卒之前,項羽應該是設計了一套計謀來矇蔽兵士的。歷史研究者推測,降兵必須首先被集中起來,去做一件事,這件事或許就是挖坑。在新安古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裏,秦兵降卒被六國的兵士驅逐着挖坑。當然,或許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被勝利之軍欺負慣了而逆來順受的秦軍降兵,忍氣吞聲的按照楚軍的吩咐,開挖大坑。當大坑開挖到兵士無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監督他們幹活的六國士兵,突然變得猙獰起來。

無數的長矛鐵槍對準坑內的軀體,瘋狂地刺殺,鮮血和泥土、哀號和悲鳴、求饒和怒罵交織着,一場慘絕人寰的血腥,就在我們目光無法企及的地方蔓延開來。

坑中挖出大量人骨

今天的“楚坑”遺址,在當地被稱作“萬人坑”。坑的南面,是發源於陝縣境內的澗河,坑的北面則是土嶺和李杏灣村,東西爲平地。記者翻閱義馬和澠池縣誌發現,“萬人坑”遺址右面原來還有一座白龍廟和一口八角青石井。1912年修建隴海鐵路時,它們全部被毀,原貌不復存在。

可是,歷史的發現和巧合,往往就在這樣的毀壞和重建中生成了。當修建隴海鐵路的工人在李杏灣村施工時,深入地下的鐵鎬卻從土中挖出了累累白骨。當地的地方誌記載,這就是歷史上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的遺址,只是此時軍閥混戰,遺址並沒有得到繼續挖掘或保存。

河南大學歷史學院有關專家說,直到上世紀70年代,農民在坑內平整土地時,還常常挖出大量人骨。

如今又是很多年過去了,楚坑雖然風蝕雨淋,其勢頹敗,而規模卻依舊清晰可辨。它完全掩映在高大的白楊和蔥綠的麥田當中,同遠處幾家散落的農家小院一樣,守候着一派清新的田園風光,任人如何想象,都無法把它與20萬秦兵降卒的葬身之地聯繫起來,拼接出屍骨鐵矛、悲叫連天的殺戮年代。

“楚坑”之謎 項羽一夜之間在此坑殺二十萬秦兵 第2張

但是,歷史畢竟來過。只是,它真的發生在這個叫“萬人坑”的地方嗎?

根據史料記載: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的地方,是新安古城千秋鎮,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人們通常所說的位於新安以南的楚坑,也是指的這裏。《括地誌》說:“漢新安縣城,即坑秦卒處。”同樣的說法在《史記·項羽本記》中也有記載,說“楚軍夜擊坑秦卒20萬於新安城南”。新安古城就是今天的義馬二十里鋪村西李杏灣村。

不過記者從地方史志辦公室瞭解到,彼時的新安,並不是今天那個自隋代重建的新安縣城,而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設立的縣治。新安古城位於新城東北方向,二十里鋪村下石河一帶,西距澠池13公里。呈長方形存在的古城遺址,東部邊緣大部分被澗水淹沒了,考古曾經發現地下夯實的城牆土層,同時存在的,就是那個裸露在地面的、經歷過若干風雨的“楚坑”。

斗轉星移,時空變幻,歷史早已經歷若干次輪迴。那座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被稱爲“楚坑”的遺址,在二十里鋪附近居民的眼裏,只是收藏了無數遊魂的“萬人坑”,很少有人去考量,2000多年前,它是否真的見證了一場暴虐的屠殺?

歷史無法忘卻

不過無論如何,歷史是不應該忘記的。

殺人如麻的項羽,骨子裏始終燃燒着征服的慾望,面對不服氣的降兵,他不可能再賦予其兵器,與自己的軍隊重新來一場廝殺,唯一的方法是讓他們徹底滅亡。那些投降的兵士,命運註定是被放逐的,只是他們不會料到,從他鄉到他鄉,歸宿卻在坑中。在他們中間,或許有人想過,再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穿過崤函故道,回到故里。可惜大禍突降,沒有人能夠逃脫。

一層層屍骨堆砌、血淚覆蓋的秦兵降卒被塵土掩埋之後,那些連綿不斷的嚎叫,也在瞬間消失了。時光倏忽千年,項羽及他所“製造”的楚坑,以及裏面所掩藏着的殺戮和血腥,都結成了歷史的疤痕,供歷史學者無窮無盡的尋覓和追蹤。

舊時的悲鳴飄渺蒼茫,今日的和風平靜流淌。

“楚坑”之謎 項羽一夜之間在此坑殺二十萬秦兵 第3張

在無聲無息掩映在郊野之中的“萬人坑”遺址上,據說唯一讓人心驚的是夜晚偶爾閃現的磷火,那些從腐爛的屍骨中分解出來的氣體,總是不經意間懸浮在地面之上,並隨着氣流淡淡地飄移。

公元759年,大詩人杜甫途經這裏,留下“項氏何殘忍,秦兵此處坑。愁雲終古在,鬼燦至今明……”的詩句。

而今天,幾乎不會有人在夜裏專門去看那裏的磷火。這個早已風平浪靜的所在,在剛剛到來的春天裏,生長出了鮮豔的桃花,還有碧綠的麥苗、高大的白楊和金黃色的油菜花。遠遠近近的村莊,都籠罩在油畫般的色澤之中。一瞬間,幾乎讓人忘卻,這裏曾經埋藏着讓人心驚膽戰的歷史。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