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奮血戰史 > 戰史祕聞 > 虎門之戰——國門第一次被西方列強打開

虎門之戰——國門第一次被西方列強打開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鴉片戰爭之前,中國一直是一個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爲主的封建國家,對外國商品的需求量有限,在中英正常貿易中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英國殖民者爲了改變其貿易狀況,開始大量向中國走私鴉片,來獲取暴利。英國的鴉片走私不僅造成了中國白銀的大量外流和財政危機,還毒害了中國人的身體和精神。爲了禁絕這種謀財害命的毒品走私,兩廣總督林則徐奉旨收繳並在虎門銷燬了近300萬斤的鴉片,英國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爲藉口,發動了一場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虎門之戰——國門第一次被西方列強打開

1840年夏,英軍自廣東沿海北犯,攻陷浙江定海後,在天津大沽口與清政府商定在廣州舉行談判,11月,欽差大臣琦善抵達廣東,與義律開始談判。因英國的談判代表義律所提條件過於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簽訂,使道光帝大爲不滿,清廷決定從各省調兵萬餘人赴廣東,並派御前大臣奕山爲靖逆將軍,赴廣東主持戰事,準備武力抵抗英軍的進犯。 處於珠江人海處的虎門要塞是從外洋進入廣州的咽喉之地,它由一段長約8公里的珠江江面和兩岸地區所組成,外瀕伶仃洋,內連獅子洋,地勢十分險要,清軍在虎門要塞的駐軍有1萬多人,共構築了三道防線,由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此重點設防。戰爭爆發前,林則徐曾視察虎門要塞,對關天培的戰略佈防深表滿意。

義律因琦善未在英方單方面公佈的《穿鼻草約》上簽字,又獲悉清廷調兵遣將,於是先發制人。1841年1月,義律趁奕山和各省的軍隊尚未到達廣東,先下手發起了虎門之戰,率先向虎門的第一道防線沙角和大角炮臺發起進攻。

沙角和大角炮臺築於虎門要塞入口東西兩側的山上,是虎門要塞的第一重門戶據守沙角炮臺的是副將陳連升率領的600清軍,大角炮臺上有千總黎志安率領的200名清軍把守。1月15日,1500多名英軍乘坐7艘戰艦和4艘輪船,分左右兩隊對沙角和大角炮臺同時開始了進攻。

虎門之戰——國門第一次被西方列強打開 第2張

右隊英軍以艦炮菱擊沙角炮臺正面,壓制住清軍的炮火,英車的陸戰隊則從側後包抄炮臺,搶佔了沙角炮臺後面的制高點,用野炮俯擊,沙角炮臺的守軍腹背受敵,傷亡慘重,守將陳連升壯烈犧牲,沙角炮臺失陷,隨後,大角炮臺也被另隊英軍佔領。

2月23日,英軍以戰艦10餘艘、輪船和運輸船多艘開始進攻虎門炮臺,虎門炮臺是虎門要塞最險要的中心門戶,扼守着珠江主航道,在主航道東側山上建有威遠靖遠、鎮遠三座炮臺,西岸山上建有鞏固炮臺、蕉門炮臺,並配有各式大炮近300門,火力可以嚴密封鎖主航道的江面。同時,在江面最窄、水深流急處,還安裝了兩條攔江鐵鏈,號稱“金鎖銅關”。但是,上任欽差大臣琦善爲了討好英國人,把這些號稱“金鎖銅關”的防禦體系進行撤除,並大量裁撤守軍,導致了各炮臺守軍勢單力弱,每臺不過數百人。負責指揮保衛虎門炮臺的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多次派人赴廣州向琦善求援,但琦善僅派兵200人進行敷衍,眼看援兵無望,關天培深知身處絕境,決心以死報國。

虎門之戰——國門第一次被西方列強打開 第3張

23日晨,英2艘主力艦轟擊威遠、靖遠和鎮遠炮臺,同時3000多英軍從炮臺兩翼登陸,分路包抄守軍不支而潰,坐鎮靖遠炮臺督戰的關天培身負重傷,力戰殉國,虎門各炮臺相繼失守,下午,鞏固炮臺亦失。2月26日,英軍又出動海陸軍,連陷虎門各炮臺,大虎山、小虎山的清軍不戰而退,虎門三道防線盡失,英軍沿珠江而上,直通廣州城下。

4月初,抵達廣州城的奕山將清軍分守廣州四郊,5月21日夜,奕山令水軍2000餘人夜襲英船,擲火焚燒,由於英軍早有戒備,未能取得預期戰果。5月24日,英軍對廣州發起進攻,廣州近郊要地全失,近2萬名清軍敗退到廣州城內,英軍利用城外高地炮擊廣州城。在此形勢下,奕山豎起白旗求和,接受了英方的條件,與英方代表義律簽訂了屈辱的《(廣州和約),英國人在勒索了600萬銀元的贖城費後撤出廣州和虎門地區。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