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奮血戰史 > 抗日戰爭 > 歷史解密:趙登禹犧牲後遺體藏寺院八年後入土

歷史解密:趙登禹犧牲後遺體藏寺院八年後入土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崇敬抗日英烈的北京龍泉寺老方丈,帶領四名僧人,連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尋得將軍遺體,擡回龍泉寺裝殮。爲避開日寇耳目,將靈柩隱藏在寺中八年之久。

1935年8月,第二十九軍被調到北平地區駐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進攻宛平城,第二十九軍奮起反擊。盧溝橋抗戰開始時,趙登禹中將正率一三二師在河北省河間縣一帶駐防。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任命趙登禹爲南苑指揮官,坐鎮南苑,與副軍長佟麟閣一起負責指揮南苑的所有軍事力量。 7月28日,日軍調集重兵並動用三十多架飛機向二十九軍陣地發起猛攻,由於敵我力量相差懸殊,我方傷亡較大,日軍從東、西兩側攻入南苑,雙方陷入肉搏戰。此時,趙登禹親自率衛士三十餘人,指揮二十九軍衛隊旅和軍訓團學生隊與日軍進行激烈的廝殺。這時,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趙登禹指揮部隊後撤到大紅門一帶。日軍窺出趙登禹準備退到大紅門的意圖,搶先一步在南苑到大紅門的公路兩側架起了機槍,以火力封鎖道路。爲激勵將士,趙登禹乘坐車子指揮部隊向大紅門方向撤退,不幸的是,當車子行到大紅門附近的御河橋時,車子炸燬,趙登禹身受重傷,警衛勸其立即撤退到安全地方,趙登禹不肯,反而帶領部隊向日軍反擊。這時,一枚炸彈飛來,炸斷了他的雙腿使其昏迷過去。趙登禹臨終時,他對流淚的衛兵說:“軍人戰死沙場原爲本分,沒什麼可悲傷的。北平城還有我的老母,你去對老人說,忠孝不能兩全,兒子爲國犧牲,也算對得起祖宗。 ”當時,趙登禹年僅三十九歲。

歷史解密:趙登禹犧牲後遺體藏寺院八年後入土

龍泉寺方丈義藏將軍遺體

今陶然亭公園西側的龍泉衚衕,那時有座龍泉寺,以辦理慈善教育而著稱,舊址即今陶然亭小學。崇敬抗日英烈的老方丈,帶領4名僧人,連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尋得將軍遺體,擡回龍泉寺裝殮。爲避開日寇耳目,將靈柩隱藏在寺中8年之久。抗戰勝利之後,年僅10歲的趙學芬去龍泉寺祭奠時,老方丈安慰她說:“將軍沒有走,我常在夜間聽到將軍喊口令操練士兵。”

抗戰勝利後終入土爲安

因趙登禹生前說過“軍人抗戰有死無生,盧溝橋就是我們的墳墓”這樣的誓言,1946年7月28日中山公園公祭大會之後,趙將軍靈柩於次日由龍泉寺起靈,運至盧溝橋以東2公里處的西道口山坡上安葬。

1946年11月25日,當時的北平市長何思源(山東菏澤人)簽發了《府祕字第729號訓令》,將市區三條道路命名爲趙登禹路、佟麟閣路、張自忠路,以紀念抗日英烈。新中國成立後,保留了這三處地名,並沿用至今。

1952年6月11日,經馮玉祥夫人、衛生部長李德全提議,毛澤東主席爲趙登禹親屬簽發了《北京字第捌拾號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