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奮血戰史 > 古代戰役 > 東吳政權爲什麼在西晉王朝的一擊之下,就冰消瓦解?

東吳政權爲什麼在西晉王朝的一擊之下,就冰消瓦解?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5.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南京),一舉滅東吳,實現了統一,史稱晉滅吳之戰。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79年十一月,晉武帝發兵二十餘萬,分六路進軍攻打東吳,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陽城(今中國中南部湖北省秭歸東)後,攻破吳軍橫斷江路之鐵鎖鐵錐,船行無阻,後來又擒獲吳西線統帥、都督孫歆。在東線戰場,東吳丞相張悌率領三萬軍隊渡過長江迎戰,被晉軍夾擊大敗而歸,晉軍當機立斷,揮師直指建業,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東吳宣告滅亡。此戰,西晉準備周密充分,善擇戰機,兵分多路,水陸並進,發揮強大水軍作用,臨機果斷,一舉獲勝。吳主昏庸,防務鬆弛,將士離心,缺乏統一對策,招致節節失敗。晉滅吳後,東漢末年以來分裂百年的中國復歸統一。

結果

此時,王渾、王濬和司馬伷等各路大軍已逼近東吳京師建業長江的北岸,東吳司徒何值、建威將軍孫宴等交出印信符節,前往王渾軍前投降。吳主孫皓見自己內部已分崩離析,便採用光祿勳薛瑩、中書令胡衝等人的計策,分別派遣使者送信給王渾、王濬、司馬伷,請求降服,企圖挑唆三人互相爭功,引起晉軍內部分裂。使者先把印璽送給司馬伷。王濬此時正揮軍直進,三月十五日行至三山(今江蘇南京西南)時,王渾派使者命其暫停進軍,王濬不理,藉口風太大,無法停船爲由,扯起風帆直衝建業。當日,王濬統率水陸八萬之衆,方舟百里,進入建業。吳主孫皓反綁雙手、拉着棺木,前往王濬軍門投降。至此,晉軍連克東吳四州、四十三郡,降服吳軍二十三萬,東吳政權宣告滅亡,三國長期分裂的局面也隨之結束。

勝利消息傳來,司馬炎執杯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惜其不親見之耳!”未參與戰事的驃騎將軍孫秀退朝時,向南而哭說:“昔討逆壯年,以一校尉創立基業;今孫皓舉江南而棄之!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東吳政權爲什麼在西晉王朝的一擊之下,就冰消瓦解?

評析

晉武帝司馬炎經過長期的戰爭準備之後,終於以六路大軍,水陸並進,直搗東吳京師建業,一舉滅亡了東吳政權,使中國自東漢末年開始百年的戰亂和三國鼎立紛爭的局面宣告平定,中國又重新統一於一代新的封建王朝治理之下,這一統一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對當時社會前進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建國五十七年、佔據長江天險、擁有大軍共二十多萬的東吳政權。爲何在西晉王朝的一擊之下,便冰消瓦解,雖有其多方面的因素,但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東吳自末帝孫皓當政以來,昏庸殘暴,任意殺害臣民,動輒扒皮,挖眼,慘不忍睹,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民間謠傳章安侯孫奮應成爲天子,孫皓便將孫奮和他的五個兒子統統處死;豫章太守張俊因替孫歷之母掃墓,也被孫皓下令車裂;吳中書令賀邵因中風,不能說話,數月無法上朝,孫皓懷疑他裝病,命人嚴刑拷打後,割斷他的頭,加以焚燒。孫皓還特別重用奸佞諂媚之徒,張俶因常進諂言、詆譭別人,十分被寵信,多次升官進爵,成爲司直中郎將,進封侯爵,於是造成了官吏和民間互以私利爲目的競相誣諂的混亂局面,致使監獄暴滿,全國上下一片恐怖氣氛。

孫皓還特別憎恨勝過他的人,侍中、中書令張尚,口才捷利,雄辯超衆,孫皓便藉故收捕張尚,欲處極刑,公卿以下一百多人叩請孫皓減免張尚的罪行,孫皓當時假意應允,但將張尚送至建安後,終於將他殺死。孫皓每次宴會羣臣,都強令大臣喝得爛醉,然後再讓他們互相告發罪行,或立即處死,或剝下面皮,或挖出眼睛,君臣上下爾虞我詐,如此一個統治集團,自然四分五裂,人心喪盡,這就不能不從政治上註定東吳政權的必然失敗。

當然,司馬氏統治的西晉,也並非什麼清廉之邦,只是政治上的腐敗程度稍遜於東吳而已。然而作爲西晉最高統治者的司馬炎,在發動滅吳戰爭之前,與東吳孫皓類比,則尚屬稍具政治頭腦之士。因而,西晉的統治集團便遠較東吳統治集團爲強,它依靠一批謀臣良將渚如羊祜、杜預、王濬、張華等的輔佐籌策而取得了滅吳戰爭的勝利。

東吳政權爲什麼在西晉王朝的一擊之下,就冰消瓦解? 第2張

“寧可千日無戰,不可一日無備”是自古以來兵家重要的戰略思想。司馬昭在滅蜀漢後,便明顯地暴露了進一步並滅東吳的企圖。對此,東吳的有識之士早已察覺,多次向吳主孫皓建議加強軍備,增強沿江戰略要點的防禦力量,切實防止西晉的突襲。公元272年,吳建平太守吾彥發現長江上游飄來大量木屑,便預知了晉正大造艦船準備順江東下滅吳的企圖,向吳主孫皓建議說:“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軍兵以塞其衝要。”公元274年,當東吳大司馬陸抗病重垂危之際,又向孫皓建議,將長江上游防守兵力增至八萬以鞏固西陵、建平等地的防備。但這些關鍵性的建議均被孫皓置之不理。

而西晉則在滅掉蜀漢之後,立即着手穩定內部,增強經濟實力,力求富國強兵,利用17年的時間,進行了各方面的準備。西晉特別針對東吳佔據長江天塹的有利地勢,接受曹魏時期“武騎千羣,無用武之地”的教訓,以將軍王濬在蜀地訓練水軍,大造戰船,做好順江東下的一切作戰準備。這樣,便使本來已在土地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和軍事實力諸多方面佔據明顯優勢的西晉,如虎添翼,爲奪取滅吳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東吳統治集團臨戰前多年,既失之幹對西晉戰略動向的研究,失去了針對西晉的戰略企圖採取相應對策的寶貴時機;又在戰略指導中着着失誤,致使擁有二十多萬大軍,佔據半壁河山的東吳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即被西晉橫掃而亡,這在古代戰爭史上成爲不多見的慘敗記錄。本來,東吳並非居於絕對的劣勢,即令是戰前未做充分的準備,假如能在臨戰中採取相應的戰略對策,也不致於如此迅速的徹底滅亡。從當時的情況分析,東吳只要採取兩方面的措施即有可能阻止西晉的推進:一是立即增強長江上游建平、西陵一帶的防禦力量;另一條是集中兵力於建業附近,加強沿江守備,以逸待勞,堅決阻止晉軍渡江登岸。可惜東吳統治集團缺乏起碼的戰略決策頭腦,計不及此,致使西晉王濬的水軍順江而下,如入無人之地,迅速與其東面的三路大軍勝利會師於建業江面,對東吳京師形成泰山壓頂之勢。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東吳丞相張悌所率的三萬精兵,在此千鈞一髮之際,竟不顧部將沈瑩的勸阻,拒絕在江上機動禦敵而渡江北上,這對瀕臨陷落的建業危局無疑於釜底抽薪,幫了晉軍的大忙。

司馬炎對滅吳戰爭的戰略策略的運用則是相當出色的。戰前,多年來西晉便採取了瓦解東吳軍民鬥志的一系列策略,臨戰中又進行周密的作戰策劃和部署,以六路大軍東西對進,三面齊攻,有主有從,戰略上的協同和配合環環相扣,甚爲默契,做到了計而後戰,穩操勝券。

吳軍士氣的低落由來已久,這是其政治極端腐敗、人心喪盡的必然結果,戰前便不斷髮生吳軍將士投降西晉的事件;當王濬軍順流東下,吳主孫皓命遊擊將軍張象率一萬水軍前往抗擊王濬軍時,張象軍一見西晉軍的旗號便全部投降了西晉;吳將陶浚奉命率軍二萬與晉軍作戰,要出發的前天晚上,部衆也逃散一空,吳司徒何值、建威將軍孫晏等人未等晉軍逼近,便主動交出符節印信而降。凡此種種,都足以說明吳軍軍無鬥志的驚人狀態,這樣一支軍隊自然無法與晉軍相匹敵。

東吳政權爲什麼在西晉王朝的一擊之下,就冰消瓦解? 第3張

意義

晉滅吳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突破長江天塹的江河進攻戰。此役創造了水陸俱進、多路併發、順流直下的大江河進攻方略,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百年的分裂局面,亦爲後世用兵長江提供了借鑑。在晉滅吳的戰爭中,西晉準備充分周密,戰略指揮正確,作戰部署得當,所以取得了勝利。王濬率的水軍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時的情況下,千里長江天塹是難以克服的障礙,何況東吳以舟楫爲輿馬,水軍向來強大。曹操敗於赤壁;曹丕攻吳,臨江而返,都因受限於長江。司馬炎接受了這些教訓,編練了一支強大的水軍。這支水軍從巴蜀啓航,沿江東下,破鐵鎖,除鐵錐,斬關奪隘,所向披靡,只用40多天就駛抵建業。然後又不失時機地配合步兵發起總攻。終於迫使吳主孫皓投降,滅亡了東吳。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