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奮血戰史 > 古代戰役 > 沙苑之戰中西魏軍是怎麼以少勝多的?

沙苑之戰中西魏軍是怎麼以少勝多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537年十月,東魏丞相高歡親率二十萬軍隊至蒲津攻打西魏,西魏帝派遣宇文泰前來迎擊,當時宇文泰的軍隊不滿一萬人,但他力排衆議,率軍輕騎急進,在沙苑一舉擊潰東魏軍隊,高歡狼狽而逃。

沙苑之戰中西魏軍是怎麼以少勝多的?

歷史是漫長的,中國是廣大的。然而歷史事件有時卻很弔詭,它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以特定的方式,彷彿如排演戲劇一樣,把主宰全中國命運的一羣人,驅趕到一處廝殺。南北朝東西魏於537年爆發的沙苑之戰,便是這樣一場戰鬥。

這場戰鬥的背景很簡單,曾經稱雄北方的北魏帝國崩潰,被兩大軍閥高歡、宇文泰一分爲二,分別擁立北魏元氏,建立各自認爲是正統的魏帝國,這便是鄴城的東魏、長安的西魏。高歡自恃地大兵強,發動大軍進攻關中要兼併西魏,統一北方。

可以說,沙苑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潞川之戰、淝水之戰等一樣,都是爭奪霸權的關鍵性戰役。但與上述戰役最大的區別在於,參戰人員頗爲奇特。東魏是失敗者,其成員後來大多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西魏的參戰高級將領名單,說出來足以閃瞎眼。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的皇族祖先,全都參與了這場戰鬥。

北周太祖宇文泰,時任西魏丞相兼柱國大將軍;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之父楊忠,時任宇文泰禁衛軍督將;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祖父李虎,時任驍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周隋唐三朝上下370餘年,開國皇帝的祖先們居然像雞蛋一樣,全放在沙苑之戰這個筐裏,歷史之任性狂野,命運之波詭雲譎,令人不得不捨書而嘆。

西魏如此豪華的陣容,面臨的卻是最險惡的處境。彼時東魏軍多達20萬,西魏由於甫遭大饑荒,軍隊主力四散於各地就食,只有宇文泰麾下直接掌握的1萬人開到沙苑前線。1比20的巨大差距,令宇文泰不敢硬拼,只能藉助沙苑的地形,勉強與東魏一戰。

沙苑地處洛水與渭水之間,由於河道經常變化,地勢坑窪不平,沙多、沼澤多、蘆葦多,非常不利於大兵團展開。而其中連綿不斷的蘆葦,又可爲數量較少的西魏軍提供掩護。如果部置得當,還有得一戰。宇文泰遂以驚人的膽氣,將主力埋伏在蘆葦中,以少量兵力引誘東魏軍來攻。

但這個選擇並不見得高明。東魏主帥高歡亦是不世出的頂尖戰略家,他第一時間發現了蘆葦的戰術價值,並作出了本能的反應。高歡詢問諸將:我軍不明敵情,先放火燒了蘆葦如何?不用說,這把火一旦燒起來,躲藏在蘆葦叢中的周隋唐三代皇帝祖先,勢必命喪火海。縱使逃出大火,西魏軍陣勢一亂,人數又少,東魏軍趁勢壓上,西魏也是難逃大限。

然而關鍵時刻,高歡突然犯了選擇困難症。他自恃以多打少定能取勝,又想生擒宇文泰以宣揚軍威。把明擺着該怎麼做的計策拿出來詢問,其實也是在問自己,到底該用什麼辦法取勝才更舒服呢?

高歡帳下頭號妖星侯景,敏銳地揣摩到高歡的心思。身爲大將,他也有點養寇自重的心思,如果這麼容易便幹翻西魏,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以後自己豈不沒了前程。因此他建議不要火攻,而以堂堂正正之師生擒活拿宇文泰。

結果就在將帥們的集體騷操作中,東魏軍放棄火攻,笨拙地發動了大陣。由於地勢起伏不平,將軍們無法通視戰場,陣形剛一展開便有些凌亂。西魏軍乘勢殺出,以精銳騎兵直穿東魏軍陣,採取以快打慢、以騎擊步的戰法,經過慘烈的廝殺,東魏軍20萬人的大陣被衝的星落雲散,一時竟不知狂暴的西魏人到底有多少兵。

多達7萬的東魏士兵扔掉武器,向西魏人投降。沙苑之戰驚人的結果,改變了整個北中國的局面。東魏經此一戰猛挫銳氣,不敢再來攻逼。西魏也暫時穩住了危如累卵的國勢,東西分峙的形勢就此奠定。

沙苑之戰西魏軍是怎麼以少勝多的?

東西魏沙苑之戰,主要是高歡的失策。對於入侵者高歡來講,首先吸取了上次分進合擊被各個擊破的教訓,堅持不分兵,集中一路大軍渡河進入關中。高歡本來就是較爲持重的人,加之上次教訓實在深刻,以致於在執行是否分兵上過於牴觸,過於僵化,這非常不利於出奇制勝。

《孫子兵法》指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個道理高歡本來應該明白的,早年解決賀拔嶽,就是通過伐謀,借刀殺人而達成目的。沙苑戰前的形勢也表明,交兵合戰並不是東魏最佳的選擇。

正如其謀臣薛琡所指出的,關西大饑荒,人都餓到啃樹皮草根的程度了,所以冒死去攻弘農糧倉。如今我們只需要大軍圍住弘農,把西魏人逼進關內。他們求戰不得,求糧不得,不是餓死,就是譁變,何勞用兵深入危險之地,冀望戰場上的僥倖勝利呢?

但高歡不聽,堅持出兵。侯景此時建議,分前後兩軍,相繼而進,互相照應,避免一戰失利,而出現難以收拾的局面。高歡這個時候最害怕聽到的,就是分兵了,當然不會聽從。如此教條於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實在暴露其軍事才能之不足。

其實並非不能分兵,而在於兩軍能否互相照應,一軍遭遇敵人,另一軍能否迅速急救。如果真的如此,則兩軍互爲“正奇”。怎麼講呢?假設分甲、乙兩軍,甲軍遇敵,則甲軍就是“正”,與敵膠着,就是“以正合”。此時乙軍就是奇兵,迅速乘敵之後攻擊。反之亦然。這就是《孫子兵法》所謂常山之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潼關之戰失利,那是兩軍並不能互相接應,竇泰軍成了孤軍,不得不單獨面對西魏全部精銳,遂致覆滅。要知道高歡軍數量遠超宇文泰軍,把數量優勢進行很好的展開,分進合擊,互相照應,互爲正奇,那是最佳選擇。宇文泰攻一軍要冒被各軍圍攻的極大風險,而不攻則坐以待斃。如果不能做有效分兵,則只能在一個戰場決生死了。此時很多偶然因素可能會主宰戰局。

更不利的是,西魏軍渡過渭水接近東魏軍後,迅速佔據沙苑渭曲的有利地形。此處河道彎曲構成屏障,不利於大軍展開;而蘆葦叢生土地溼濘,更不利騎兵集團衝鋒。以上地理因素,極大的限制了高歡所率東魏騎兵發揮數量和力量的優勢。兩軍在沙苑渭曲照面列陣,臨戰之前,東魏都督斛律羌舉突然建議說:不如在此與之相持,分精騎去襲擊長安。宇文泰既被我軍牽制於此,長安必定空虛,可以一戰而下。巢穴既破,宇文泰不戰可擒也。

這可謂當時最最佳的選擇了!從地理上看,高歡軍在西,宇文泰軍在東,長安在西邊,實際上高歡軍和宇文泰軍是互相截斷了對方的歸路,南邊就是渭河,構成行動障礙。此時高歡如果分兵沿渭河西進長安,宇文泰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前面就是對峙的強大東魏軍,想要撤走去救長安,談何容易。軍陣一動,很可能就不可收拾。

斛律羌舉的建議,完全符合“以正合,以奇勝”的要點,渭曲已經“正合”,此時不出奇制勝,更待何時?高歡仍不願意分兵!使人每次讀史至此,真有徒呼奈何之嘆。當然,我們事後諸葛亮式的分析,自然可以頭頭是道。當局者迷,在深入敵境與強敵對陣時,任何貿然的行動都有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可以理解。不過,這不正是區分天才和常人的關鍵點嗎?

高歡雖不願分兵,但其臨陣常有奇計,此刻見蘆葦草深,突發奇想道:如果我用火攻,會不會效果更好呢?比較一下分兵襲擊長安和在此地放火,哪個更穩妥?顯然放火的偶然性因素太大,高歡軍在西邊,宇文泰軍在東邊,當時是冬天十月(按今天的公曆應該是十一月了),也許常常刮西北風吧?從西向東刮,火勢指向東邊的宇文泰軍,但如風勢一改,火苗倒竄怎麼辦?

不管怎麼說,比之強行交戰,放火仍不失爲一個好辦法。這個時候,決定中國未來三百年命運的兩個人站了出來,都反對放火,堅持交兵。這兩個人,一個是侯景,一個是彭樂。侯景的反對理由完全站不住腳:燒死宇文泰,太便宜他了,應該活捉然後當衆處罰。

這算什麼理由,你當宇文泰那麼好捉嗎?你當已經勝券在握嗎?顯然,侯景此言,別有用心。從後面的歷史事件進程來看,侯景和高歡貌合神離,由於高歡的崛起,使得侯景感覺英雄無用武之地,可能跟劉備在曹操手下閒居的那段歲月有得一比。如果宇文泰也被消滅,這位亂世梟雄恐怕更無出頭之日了。

侯景的軍事素養可能甚至強過高歡,對其一再錯失良機恐怕也有所察覺,甚至有所領悟。以其這樣,不如干脆失敗,高氏的統治如果就此土崩瓦解,正好渾水摸魚一把。即便高氏不至於崩潰,但留下宇文泰這個死敵,侯景自己的身價不就更高一些嗎?正所謂“養寇自重”,正符合我們對侯景當時心態的揣摩。

至於勇將彭樂反對火攻,應當是想逞匹夫之勇,活捉宇文泰以邀功。彭樂的這種慫恿,很可能不只是他個人行爲,也許是很多東魏軍將的想法。就像彭樂說的:我衆賊寡,百人擒一,何憂不克?在將士們一片樂觀情緒的感染下,高歡居然就聽從了,放棄了縱火的打算,決定正面突擊,把勝負的天平交給命運之神去裁奪吧。

命運之神早就偏向了宇文泰。宇文泰以寡敵衆,本來極爲被動。無奈高歡一錯再錯,於是在宇文泰非常有利的地理環境下發生交戰。這一戰,東魏軍在戰場上的直接代價不算太大,臨陣被斬首大約六千餘級,但在其後的倉皇逃竄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喪甲士八萬人,棄鎧仗十有八萬”。這說明,戰場上的主要損失發生在崩潰之後。

宇文泰在戰術層面上做到了“以正合,以奇勝”。他佔據了蘆葦叢,並把老弱稀稀拉拉擺在前面,做爲正兵誘敵。而把精銳做爲奇兵,都藏在了蘆葦叢中,只等東魏人深入,然後奮起合擊,又命李弼所部鐵騎橫擊。歷史上一場驚天動地、血光四濺、以弱敵強、可歌可泣的沙苑大戰就此名垂史冊。

沙苑之戰中西魏軍是怎麼以少勝多的? 第2張

憑藉這場以弱勝強的伏擊戰,宇文泰既鞏固了建立不久的西魏政權,確立了東西魏割據的局面,同時也鞏固了自己在西魏政權的主宰地位,爲之後北周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沙苑之戰後東魏不再能隨意侵入關中,東西魏的主戰場轉爲河東和河南。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